5月24 日根據外媒的消息,微軟已經從 Azure 的產品網站中移除了華為。在 Azure Stack 產品網站上,華為的 Logo 仍然存在于主頁上,但華為及其產品已從產品目錄中“消失”。
雖然微軟旗下一款云服務Azure Stack的主頁上依舊有華為徽標,但實際上與華為合作的項目已經從云服務目錄中移除。從該目錄中,客戶可以了解通過Azure Stack訪問的是具體哪家公司提供的服務器與設備。
對于為了遵守美國對華為的限制,微軟會做出怎樣決策的問題,還有產品目錄被更改的問題,微軟發(fā)言人弗蘭克·肖(Frank Shaw)拒絕評論。
據悉,華為是為微軟Azure Stack提供服務器等硬件設備的幾家供應商之一,基于這些硬件,虛擬主機,Azure Stack才可以提供相應云端服務。2017年,華為宣布發(fā)布基于其服務器與微軟Azure Stack的混合云解決方案。該方案于 2018 年 Q1 上市,采用華為服務器、交換機,以及微軟的 Azure Stack。這意味著華為的混合云解決方案將提供與 Azure 公有云相同的應用程序模型,自助服務門戶和 API。
有媒體曾報道,當時負責微軟 Azure Stack 開發(fā)的 Vijay Tewari 這樣稱贊華為的速度:“華為是我們與客戶合作提供 Azure Stack 解決方案的獨特合作伙伴之一。與其他合作伙伴相比,華為推出產品所花費的時間是最短的。
受美國政策影響,此前谷歌撤銷了對華為的 Android 許可證,這對華為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因為華為手機對 Android 操作系統依賴比較嚴重。而英特爾,ARM,Broadcom 和高通等芯片制造商也暫停向華為供貨,等待進一步通知。
雖然華為消費者業(yè)務總裁余承東,之前表示:“我們準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如果無法繼續(xù)使用這些系統(Android),我們就準備開始B計劃。”
但是余承東也強調,“華為的確擁有備用系統,但僅在必要情況下使用。說實話,我們并不想使用。”
從目前來看,海思和自研系統不夠成熟,而從實際的產品層面說,假如接下來美國的相關禁令繼續(xù)持續(xù),假如華為依舊想要在自家產品上保持芯片足夠的競爭力,那么華為實際上就要完成原來“ARM+競爭對手”的工作量。要知道,前者可是一家在RISC處理器領域深耕了快30年、擁有超過6000名員工的老牌半導體公司。
華為海思大概率很難一下子承受如此之大的挑戰(zhàn)。
不過前幾個月已經曝光、坊間傳聞下個月就將發(fā)布的麒麟985處理器很可能不會受太大影響,畢竟按照半導體行業(yè)通常的研發(fā)時長計算,麒麟985應該早已進入了大規(guī)模流片的階段。至于排在985之后的麒麟990,目前則沒有足夠的信息量拿來判斷影響程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麒麟990之后的項目都將遭遇不小的麻煩。更不要提像服務器處理器、基站芯片這些華為自家芯片正在涉及的新領域了。
華為這次面臨的風暴越來越猛烈,海思總裁何庭波宣示的“芯片備胎”一夜轉正計劃非常振奮人心,無論如何,在這種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下,核心技術被完全斷供時,華為還能堅持下去,單單這種在戰(zhàn)略層面上的居安思危,就值得其他國產廠商去學習。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延伸閱讀:
不和用戶競爭 UCloud優(yōu)刻得進軍產業(yè)互聯網的新標簽
騰訊云總裁邱躍鵬:云計算發(fā)展要邁過三道關
重磅||秦淮數據獲5.7億美元投資 數據中心行業(yè)單筆最大融資案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