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易捷行云EasyStack創始人兼CEO陳喜倫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伴隨著新一代私有云ECS的發布 ,EasyStack面對不斷進化的私有云市場,不僅成功實現產品化突圍 ,也做為積極創新力量不斷刷新歷史。
新一代私有云市場爆發:云的私有部署是核心
在 TO B 的世界里,AWS有著蘋果在手機領域相似的創新者地位,2006年亞馬遜向全世界公開其公有云服務 AWS 時,人們預想著未來計算能力就像煤氣、水電一樣,按需使用,公有云也因此被看作是云計算發展的必然趨勢。
十年來,公有云并沒有一統天下,許多大型企業和組織一直都在加緊部署自身的私有云。
自第三方分析機構Gartner、Wikibon等發布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近年來,真正私有云市場增速逐漸超過公有云市場,在不久的將來私有云整體市場規模也會超過公有云市場。
亞馬遜AWS也意識到這一趨勢的,在2018 年的 re:Invent 云大會發布了Outposts產品,宣告進入私有云市場。對于 AWS 推出 Outposts 的動機,中外媒體和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從產品形態還是商業模式上,這是一種妥協和屈服。
但這種表象卻掩蓋了問題的實質:私有云自身也在不斷進化,早已不再是過去的樣子,AWS的私有云服務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私有云。
在最近陳喜倫署名發表《進入云計算大時代,新一代私有云崛起》文章中,開篇就指出進入云計算大時代,中大客戶和產業互聯網化是云計算的主戰場,獲取企業級客戶是主旋律。對企業級客戶來說以新一代私有云為核心的多云,是更接近數據、更經濟、更安全又能夠承載新一代應用、保護已有投資的最佳選擇。
陳喜倫繼而指出:新一代私有云是云的私有部署。
具體來講,最早的私有云形態,是典型的虛擬化+云管模式,企業借助虛擬化管理,實現底層基礎設施資源的靈活管理,從而降低企業成本;但這種缺乏新一代云應用的部署,無法全面釋放云計算的價值。
之后企業開始尋求在云應用上的突破,在以licence為主的軟件時代,企業應用不可避免存在大量定制化,為部署、運維、升級等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可以說,傳統私有云的定制化雖然滿足了行業企業客戶復雜的IT環境和利舊需求,但存在碎片化、不可進化的問題,也無法達到公有云啟用便捷、功能不斷進化、統一運維、按需付費的消費級體驗,成為傳統私有云規模化增長的掣肘。
2017年,第三方分析機構Wikibon率先提出了真正私有云的概念,開啟了新一代私有云的發展序幕,新一代私有云是以行業企業客戶防火墻內的復雜環境和數據需求為設計初衷,建立以客戶數據為中心的、具備多云管理能力的私有云。
這樣一來,新一代私有云既具備應對企業復雜環境下的可進化特性,還兼顧了企業級新一代應用和傳統應用,并為企業提供類似公有云的消費體驗。正因為如此,新一代私有云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陳喜倫看來,相比較私有云、公有云等以云為中心的描述,云的私有部署和公有部署更能體現“將云移動到數據上”的客戶需求為核心的主導模式。也就是說,在防火墻內的數據按照云的私有部署,而防火墻外的數據則按照云的公有部署,這也更能體現云的一致性體驗。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與過去業界人為地將云計算分割為私有云和公有云相對立的兩面不同,新一代私有云更加強調以用戶實際需求為中心,針對不同的業務和數據需要,采用不同的云部署模式。
新一代私有云的核心驅動力:可進化
許多認為“公有云必將是云計算最終形態”的人都有這樣一個依據:公有云是可以進化的,私有云則是依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定制的。
就像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智能手機,歐洲服務器,借助公有云的模式,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所需的移動應用,同時可以實現對這些應用快速、便捷的升級。
但陳喜倫則表示,新一代私有云和公有云一樣,是可進化的IaaS,用戶還可以借助多云管理平臺,享受一致的PaaS云服務,不管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
但要實現這一點并不容易,通常來講,SaaS軟件的SaaS化很容易理解,但IaaS如何SaaS化卻是一個難題,這也是易捷行云EasyStack過去十八個月的努力點。
在解決這一難題時,易捷行云EasyStack主要基于兩點:
一是解決私有云的可進化問題,這就需要對軟件和硬件進行解耦,并用軟件定義硬件,進而實現軟件可進化、硬件可換代。二是云計算開源軟件的產品化,一方面保持與社區的充分同步,另一方面通過場景化的合作生態來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