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豆瓣即將“閉站”的消息傳出并一度登陸熱搜,豆瓣對此回應稱:“假的”。事實上,豆瓣不只是沒有閉站,還積極參與了京東、天貓等平臺的618活動,售賣豆瓣周邊的“豆品”市場也上線了618活動專區,推出了滿100減10、滿200減20、滿500減40等滿減活動。
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是中國互聯網“慢公司”的代表。正是因為“慢”,豆瓣不像處于風口的公司,活在媒體聚光燈下,一段時間沒聲音,就會出現被人誤傳其“關站”的消息——不少人都信了。
什么是“慢公司”?百度百科解釋如下:
“慢公司是指相對于現在互聯網社會的追求發展速度的快公司而言的,慢公司有自己的特立獨行的特點,兢兢業業做自己的分內事,在風起云涌的互聯網界顯得不慍不火但也發展得有滋有味。這就是慢公司,如豆瓣、大眾點評等。”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市場,“慢公司”們的結局似乎都不是很好。
豆瓣占據著文青市場,努力在向文化內容知識付費平臺等方向轉型;點評則已成為美團囊中之物,前段時間也被傳出將關停,好在官方很快辟謠。
慢公司在互聯網行業一直都是非主流的存在。從三大門戶成立到現在,整個互聯網都有著極快的節奏,互聯網所處的社會,同樣滾滾向前。
但是,一個新的趨勢是:下半場,互聯網行業整體變慢。豆瓣這樣的“慢公司”特質會在越來越多公司身上出現。
快節奏的二十年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中國市場最近幾十年的變化,“快”是最恰當的,本世紀初,我國加入WTO,經濟直接進入快車道,幾乎同期互聯網在中國落地生根,快速滲透,從信息開始,逐步延伸到社交、娛樂、電商等領域,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整個世界,都以極快的節奏在變化,尤其是科技。
互聯網先后經歷了三大門戶、本世紀初泡沫破裂、BAT三座大山、WEB2.0諸多階段,當人們還在適應互聯網生活節奏的時候,iPhone掀起的移動互聯網浪潮又滾滾而來,讓人猝不及防。2009年3G牌照發放國產智能手機大量出現,2012年小米、微信等移動互聯網標志性新物種誕生,接著,LBS、移動支付、共享經濟、互聯網+、VR/AR、AI、區塊鏈、產業互聯網、5G,一波波浪潮紛至沓來。
不可否認的是,快速發展的科技和經濟大幅改觀著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智能手機,直接干掉了卡片相機、MP3、鬧鐘、收音機等我們熟悉的物件。智能手機基于移動互聯網,則直接取代了報紙雜志、公交卡、現金,甚至鑰匙,人們不再需要去銀行排隊,不再用到旅行社預訂路線,減少了跑政府部門辦事的次數……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新零售等移動新模式出現,進一步創造了各種生活方式。
這一切,只用了十年不到。
伴隨著產業趨勢和產品技術推陳出新,市場格局在快速地發生著變化。
昔日互聯網行業最具話語權的三大門戶,除了網易尚能以337億美元市值被勉強稱作巨頭外,余下兩家地位已不再如昨;才有十年光景的BAT三巨頭,如今則已變為AT“兩馬大戰”,TMD、PKQ諸多新巨頭接踵而至,拼多多和趣頭條從成立到上市不過才三年時間,瑞幸咖啡甚至只用了540天!
當年在手機市場叱咤風云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如今已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三星蘋果不再強勁,反而是國產手機華OV米強勢崛起,余承東說,華為最快今年最遲明年,就會成為世界手機銷量冠軍,他說世界只會剩下兩家手機廠商被視作是“危言聳聽”,宣稱華為要做世界第一被看成是“狂妄自大”,仿佛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
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就像滾滾東去的長江一樣,浪花朵朵,旋渦橫生,身處其中的玩家,自然有光鮮時刻,但卻也險象環生,能夠堅挺二十年的玩家,鳳毛麟角。正是因為此,今天每一個有野心的玩家都有危機感,主動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