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云計算深入發展,各行各擁抱數字化轉型。作為國內領先的以自主可控技術為基礎的云計算綜合服務商和云計算運營商,華勝天成致力于成為“數字化轉型賦能者”,以“天成云”為核心,為客戶提供云基礎架構產品和行業應用服務,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
近日,筆者采訪了華勝天成云計算研發和產品中心總經理李明軍,就目前的云計算市場熱點以及華勝天成的布局進行了討論。李明軍有超過10年的云計算領域技術經驗,2015年10月加入華勝天成集團,先后擔任子公司新云東方系統軟件中心技術總監兼架構師、子公司華勝信泰云計算事業部技術總監、事業部副總經理、集團總部云計算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
2018年8月2日,華勝天成集團任命李明軍為“云計算研發和產品中心”總經理,全面負責中心的管理工作。在任期間,李明軍運用其在云計算領域多年的技術和行業經驗,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華勝天成異構混合云產品,并在較短時間內建立健全了產品體系。
談及所在部門的作用,李明軍表示,一方面云中心聚焦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推進產品化工作,為整個公司云計算業務和戰略提供基礎性的支撐。另一方面,云中心是一個全建制的云計算業務單元,通過云中心業務的輻射能力,帶動集團其它的板塊的發展,云服務器租用,比如軟件業務、硬件業務、服務等。“并通過云中心的基礎技術能力促成其它業務的轉型,在云的統一架構下實現升級換代。”
在李明軍看來,業界對于云計算的認知是一個逐漸清晰化的過程,而云計算市場的玩家眾多,華勝天成將自己的定位設為云的綜合解決服務提供商,通過滿足客戶需求,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華勝天成從“一個核心+四朵云”逐漸升級形成具有公司自身特色的“云成云勝”發展戰略,即“一個核心”升級為“云成系列”,“四朵云”升級為“云勝系列”。公司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云成系列自主可控的云計算相關技術為核心,逐步推進云勝系列行業云的落地實施。
“云成云勝”戰略包含兩個內容,一個是云成——全線的云基礎架構產品,包括自主可控的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數據治理、數據安全與保護產品,云管平臺產品等;一個是云勝——特色的行業云服務。除了聚焦IT基礎設施,華勝天成聯合下屬企業著力打造特色行業云,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云服務。包括定位于工業互聯網的、服務于安全生產行業的“易安云網”,服務于跨境電商的“跨境物流云”,服務于旅游行業的“家系列旅游云”,服務于國際零售行業的“智慧零售云”,服務于制造企業的“數字工廠云”等,業務從“行業四朵云”延伸到“百行百云”。
當前云計算市場觀察
從云計算的提出發展到現在,已十年有余。李明軍說:“云計算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依然還保持著熱度快速發展,這在IT界還是很少見的。要知道IT圈里,技術不斷迭代,很多技術和思想也就流行幾年后就被更新替代。但是,云計算作為一個技術方向一直在不斷進化,業界對于云計算的認識越來越清晰。”
現在云計算市場玩家眾多,在李明軍看來,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傳統廠商,包括IBM、華為、浪潮、新華三等。這些廠商都在非常積極參與云計算業務的拓展,成立云計算相關的研發的團隊,以及相關的業務部門,包括原有硬件業務、軟件業務的云化。
技術創業公司。這些廠商更多是依靠新技術的投入拓展市場,比如OpenStack創業公司以及容器技術(Kubernetes)等。這些公司代表了創新,在市場上的比較活躍。
互聯網廠商,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等。他們原本是IT的采購者,但是現在他們通過云的交付形式將自身的IT能力進行輸出。在云計算大背景的影響下,這些公司變成了IT行業上舉足輕重的玩家。
云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這類廠商以華勝天成為代表。他們原來是傳統IT架構的集成商,通過IT建設以及IT服務為客戶打造一個整體化的解決方案。這類廠商更多是站到最終用戶對云計算的需求角度上,不是綁定自己單一的云產品,為最終用戶提供一個交鑰匙的一籃子工程。
華勝天成的定位與布局
李明軍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勝天成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因為傳統的集成商更多聚焦在系統,或是簡單集成層面。在云時代,華勝天成可以為用戶提供的價值空間更大,華勝天成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比過去系統集成更完整的、面向業務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