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開的“2019可信云大會”上,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對于我國近年來云計算產業的良好發展態勢表示肯定,同時對于我國云計算產業未來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張峰表示,云計算的發展有利于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在政府積極引導和企業戰略布局的推動下,經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云計算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基礎,整體產業相對成熟,已經形成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是產業政策不斷完善、市場秩序逐步規范。自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以來,云計算產業政策不斷完善。2018年8月,工信部印發了《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導和促進企業運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同時,工信部積極規范市場秩序,強化信用機制的約束作用,有效規范相關企業的經營行為,有力促進云服務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發展調查報告統計,2018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了962.8億,增速39.2%,整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云計算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傳統企業上云成為產業的增長點。云計算在政務、工業、金融等領域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上云業務類型從外圍系統逐步過渡到核心應用。
三是可信云體系進一步完善,信任體系建設成效顯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從2013年開始持續開展可信云標準和評估工作,推動建立云計算服務信任體系建設,目前已形成覆蓋云計算服務和軟件質量、運維和安全、行業云、開源治理等全流程體系。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在保障行業健康發展、促進供需產業鏈成熟方面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張峰表示:“在產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服務器,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應看到,在新興信息技術不斷加速迭代、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愈加迫切的形勢下,我們在云計算技術產業發展、行業深化應用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一是加快熱點技術研究應用,進一步完善開源生態體系。加強政產學研合作,拓寬云計算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的渠道和領域,強化核心芯片、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管理平臺等關鍵環節的研發投入。加強開源生態建設,鼓勵廣大企業加強開源治理工作。
二是夯實政策保障體系,為產業發展持續營造良好氛圍。切實推進企業上云相關政策落地實施,完善相關配套標準機制,引導企業深度上云。同時,持續加強云服務市場事中、事后管理能力,引導企業積極自律,保障市場秩序健康規范。
三是加強云計算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升產品兼容性。鼓勵各參與方開發服務能力,加強開放資源管理、運營管理接口,減少上下游企業對接工作量;著力解決云平臺與不同芯片、云管軟件與不同云平臺之間的兼容適配問題。
四是深化融合應用,加快推進云計算在傳統行業應用落地。持續增強傳統行業供需雙方的信任度,豐富面向各行業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和工具產品,提高企業上云的便捷性,為企業提升效率和發展提供更強的支撐,歐洲服務器租用,切實賦予傳統產業發展新動能。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