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飛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將傳統IT架構云化,破解傳統架構在性能、安全、資源分散等方面的痛點。毋庸置疑,企業“上云”已經大勢所趨。不過,企業上云的過程并非是一帆風順,特別面對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多種不同的云環境,如何選擇合適的云,如何將業務平滑遷移到云上,如何解決新舊系統的集成、異構架構的管理問題等等,這都是企業在上云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難題。
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華南區技術總監林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云是必然趨勢,在云化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考慮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用戶在上云過程中所處的不同階段,浪潮商用機器制訂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云化路線圖,以其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上云,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核心應用或數據上云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為了找準企業對核心應用和數據上云的態度以及在上云中存大的主要問題,51CTO聯合浪潮商用機器進行了一次關于企業IT架構云化的調研活動。此次調研,共涉及制造/加工、金融(包括國有銀行、商業銀行、證券、保險)、醫藥/生物、互聯網、交通/物流、政府部門、商貿/零售、電信/通訊、教育/科研等行業,共收集到了354份有效問卷。
調研結果顯示,25.8%的企業采用私有云,私有云、公有云各占一半的企業和尚未云化的企業都占到了12.9%。這一數據顯示,雖然企業已經開始往云化路線上轉移,但效果并不明顯。特別是在一組關于企業有沒有進行虛擬化應用的調研問卷中,ERP、財務、生產系統以絕對的優勢占領前三位,分別占到了51.6%、41.9%和29.0%,這說明企業對于關鍵業務應用的云化還持有謹慎態度。
企業之所以不愿意將核心應用遷至云端,云主機,安全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54.8%的企業對于云環境下的安全問題提出了疑問,并將其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成本控制和管理復雜性也是企業不愿意選擇多云的重要因素,41.9%和25.8%認為單機環境下,應用部署、管理相對簡單,歐洲服務器,對于多云的分布式環境,應用部署、運維、標準化管理成為難點,同時也會造成成本的持續上升。
雖然企業認為云化會帶來諸多的問題,但在問及公司核心數據庫和應用是否會進行虛擬化時,58.1%的用戶依然會考慮選擇虛擬化,這也充分說明了云化所帶來的高彈性資源調度能力具有巨大優勢。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把核心應用或數據上云,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但是,核心應用上云之后,就會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即整個應用和數據的安全可靠性問題。林鋒認為,雖然上云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我們并不會鼓吹云計算技術一定非常好,所有的業務都必須上云,而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應用、不用的業務需求,幫助用戶選擇更加穩健的IT架構。他表示,在云化過程中,如何保證企業核心關鍵系統的高可用、高安全和降低運維成本尤為關鍵,也是用戶特別關心的問題。對于IT廠商而言,誰能夠解決好這三個問題,誰就能夠在企業級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
以云化路線圖,打通企業上云通道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階段和不同架構的企業上云需求,浪潮商業機器發布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云化路線圖,從用戶的實際應用場景和業務出發,分階段規劃了用戶的上云路徑:
云化路線圖的第一式是專門針對企業核心、關鍵系統應用場景設計,這部分企業的IT架構雖然有著較好的隔離性,但資源利用效率卻比較低。浪潮商業機器規劃的改造路線不但具備更加穩定成熟且隔離性好的分區技術,而且具備更加靈活的動態資源調整能力,不僅讓機器內資源調度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實現了跨機器資源調試能力,解決了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
云化路線圖的第二式是專門針對非核心傳統外圍系統以及數據庫應用場景設計,這部分企業的IT架構雖然在資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大都存在著管理復雜的問題。浪潮商業機器規劃的改造路線具備硬件級虛擬化技術,支持數十種先進虛擬化功能,支持在線分區擴容、遷移等諸多關鍵功能,并通過認證支持企業級生產應用,保證了成熟穩定無安全漏洞,幫助企業實現了高可靠性+彈性的IT動態基礎架構。
在解決了企業核心、關鍵業務和外圍系統及數據庫資源利用低、管理復雜度高的問題之后,云化路線圖的第三式就開始將企業的應用場景聚焦到數據庫中間件和一些自研的應用方面,是專門面向可落地的、切合當前實際需求的IaaS云環境以及企業級資源池--虛擬化+設計的改造路線,核心基于鏡像的管理和基于部署策略的高級管理。實際上,這一部分的重點就是開始讓企業的IT架構接入到上層的云管平臺中,并對接多云環境,以此來大幅提升客戶管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