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服務相對物理機而言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應用部署方式,但虛擬機運行起來會占用大量的內存和CPU資源,也不適應互聯網時代應用快速迭代的需求。
容器技術完美解決了虛擬機的這些痛點,可以將每個應用程序所有的代碼、操作系統進行打包,讓這些應用程序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靈活移動和運行。
虛擬機(VM)與容器(Container)
容器的這種靈活便捷的特性恰巧迎合了當下云原生時代,企業對IT架構持續交付、敏捷、微服務等的要求,因此容器也成為追求云原生的必備要素,業界對容器的討論熱度也越來越高。
即使這樣,目前容器技術在企業中的使用率并沒有達到人們的期望值,相關數據顯示,多數企業應用容器化的程度還不超過10%,這從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容器市場的潛力還非常巨大。
也許是對容器市場的執著與看好,硅谷云計算泰斗、CloudStack之父梁勝2014年創立了Rancher Labs,致力于打造創新的開源軟件,幫助企業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容器與Kubernetes。值得一提的是,Rancher Labs的旗艦產品Rancher 號稱是業界首個且唯一可以管理所有云上、所有發行版、所有Kubernetes集群的平臺。
除此之外,這家開源廠商也有著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我們的商業模式是自下而上的,當用戶選擇Rancher的開源產品后,他們希望能與Rancher制定一個支持協議,來保證享有售后的技術支持服務,從而變成Rancher的客戶。”Rancher Labs聯合創始人及CEO梁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描述。
憑借這樣的運營方式,這家公司已經擁有了超過20000+企業用戶。事實證明,Rancher Labs不是并不是吹噓,AWS、阿里云、騰訊云這些主流的公有云服務商都與Rancher有或多或少的合作,在容器化這件事上,斗爭激烈的云廠商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共識。
注重產品創新,開源的Rancher在技術上沒有“壁壘”
回顧Rancher Labs的創業歷程,成立5年來,Rancher Labs 一共推出過3款軟件。
1,可以在任何基礎設施上運行Kubernetes的開源平臺Rancher 2,超輕量級容器操作系統、簡化Linux發行版RancherOS 3,適配邊緣計算的Kubernetes發行版k3s
Rancher是Rancher Labs的三款產品中的主打產品,兼容所有的Kubernetes平臺,并已經更新到了Rancher 2.0版本。
但由于Rancher是一款100%開源產品,任何一家企業甚至是初創公司都可以拿到Rancher的代碼,所以在技術上它并不存在所謂的“壁壘”。
對此,梁勝頗有感觸,他在回憶時表示,在Rancher Labs 剛剛建立的時候,有幾個初創公司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但他們在后來沒有很好地擁抱變化。“當年有一個Core S的公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Core S的主要生意是幫助企業在AWS等平臺上構建K8S集群,產品自身有一些技術壁壘,但是后來AWS自己推出了Kubernetes 集群管理服務——EKS。事實證明,AWS EKS 對Core S沖擊很大。
而從Rancher角度來講,他們本來在Kubernetes上就沒有Core S鉆研得那么深,或者說沒有構建自己的技術壁壘,反而能夠適應行業變化的現實。所以,梁勝認為,相比構建技術壁壘,Rancher Labs更愿意做的是產品上的不斷創新。
以K3s為例,這款產品是今年4月剛剛推出的,鈦媒體了解到,之所以會有K3s的問世,是因為過去的一年間,多數企業客戶向Rancher Labs表達了這樣一個需求:他們認為Kubernetes是管理邊緣基礎設施的理想平臺,但他們不愿意在他們的邊緣設備中投入大量資源來運行一個成熟的Kubernetes平臺。
于是,K3s就誕生了。它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一個小于512MB RAM的Kubernetes發行版,以適用于邊緣計算的場景。
基于這樣的理念,在剛剛過去不久的Rancher Labs 第三屆企業容器創新大會上,該公司又發布了三款新產品:
新一代容器化分布式存儲項目Longhorn,這是一個開源的、基于云和容器部署的分布式快存儲新方式; Rancher中國企業版Pandaria,是Rancher Kubernetes管理平臺面向中國區的企業版本,免備案主機,主要功能包括Harbor鏡像倉庫集成、支持Audit log 審計日志、為國內公有云提供更多的優化支持等; Rancher 2.3 Preview發布,在該版本中,Rancher將正式支持Windows Kubernetes、鏡像倉庫、鏡像掃描、服務網格、Google登陸、集群模版、集群安全掃描和集群自動擴縮容。 不與云計算服務商的K8S服務競爭,爭取有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