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和開放,已經成為當今IT行業(yè)兩大不可阻擋的浪潮。浪潮信息很早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變化,2017年初浪潮信息加入OCP組織,成為全球三大開放計算組織的共同成員,在技術標準開發(fā)制定、設計貢獻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推出了一系列基于開放計算標準的產品和技術。作為OCP鉑金會員和OCP解決方案提供商,浪潮信息利用數十年的硬件設計經驗,致力于推動新的開放式架構,促進行業(yè)真正需要的更廣泛、更完整的開放式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推動AI、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方面的性能與效率的提升。
云計算已經無處不在。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亦或是混合云,它們都將開源與開放刻在了代碼基因當中,比如底層架構的OpenStack、Kuberneters容器化與上層SaaS的開放API接口。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yè)約定俗成的慣例,用開源軟件保持開放態(tài)度,成為眾多軟件工程師們的共識。
但是,開放的難道只有軟件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云計算蓬勃發(fā)展所帶來的就是分布式計算的大范圍普及,隨之而來的則是越來越難以負荷不斷增加的工作負載,越來越高的服務器采購成本、維護成本和運維成本,以及越來越低的服務器管理效率……這勢必要求一種全新的硬件基礎設施形態(tài)出現。
硬件開放,時不我待的底層變革
在當今開放計算領域,已經形成了三個影響力最大的“組織”:Facebook在2011年推出的OCP,由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和中移動、聯(lián)通、電信在2012年發(fā)起的ODCC(最初的天蝎計劃),還有LinkedIn在2016年底推出的OPEN19。這些組織通過公開本行業(yè)的數據中心技術需求,最終形成一個在行業(yè)內具有共識的技術、產品和應用標準,并以此作為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硬件等產品的采購依據——即,CSP(云服務供應商)提出數據中心創(chuàng)新的需求,而IT基礎架構供應商負責把這種創(chuàng)新變成現實。
我們知道,越是超大規(guī)模應用和部署,越需要標準化。按照Gartner官方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全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為1290.4萬臺;另一份來自于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服務器出貨量達到了330萬臺以上,這無疑意味著更多數據中心的出現,卻同時也給CSP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最直接的難題就是這些海量服務器的部署。面對巨大的市場增量,每天部署幾千臺服務器對于任何CSP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兒。為此,三大組織將目標朝向了一個目標——標準化整機柜。坦白來說,整機柜服務器本質是一個數據中心顆粒,而不是傳統(tǒng)的計算設備。整機柜服務器統(tǒng)一集成了計算、網絡、存儲以及散熱、供電、管理等模塊,具有完備的數據中心功能。它具備了一體化設計、一體化部署,部署密度提升1-3倍,能源效率在90%以上等等優(yōu)勢,這些都是標準化帶來的好處,也是“開放”的價值所在。
“只要措施得當,開放總會戰(zhàn)勝封閉。你肯定不想站錯隊,這是必然趨勢”——OCP前主席弗蘭考夫斯基
這樣的好處甚至堪比數據中心領域的“書同文、車同軌”。開放的、統(tǒng)一的數據中心硬件架構有利于大規(guī)模的服務部署,而一個強有力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加入更能夠將CSP的設想變成現實。
當浪潮遇見OCP,多產品線覆蓋全產業(yè)
作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三的服務器廠商,浪潮信息很早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變化,及時“站隊”的它也成為了OCP、ODCC、OPEN19三大開放計算組織的核心成員。有數據顯示,浪潮整機柜服務器SR在百度數據中心的部署速度達到了8小時1萬節(jié)點,在中國整機柜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60%。
除了整機柜之外,浪潮信息的多款服務器也通過了OCP AcceptedTM 和OCP InspiredTM認證并在OCP官方網站發(fā)布,可以被其他更多的服務器廠商借鑒。這三款產品分別是:2U四路服務器 NF8260M5,30U可支持8GPU的ON5388M5和2OU的存儲JOBD ON5266M5。
NF8260M5是首款面向云計算場景優(yōu)化的高密度四路服務器全球參考設計,為云計算的IaaS平臺提供計算能力更強、密度更高的解決方案。該產品將單個2U平臺中的核心數增至112個,內存帶寬增加,成本節(jié)約可達到兩位數。不僅能夠提供穩(wěn)定安全的計算力保證,更可以滿足用戶對于能效、成本等方面更為苛刻的要求,將會成為下一代數據中心支撐云計算業(yè)務應用的主要基礎設施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