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中國公有云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使用云計算來降低IT采購開支、應對高并發運算需求,發展到對外提供服務,服務對象從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不斷擴展,云計算已經成為重要的IT產業組成部分,另外AI、IOT、5G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也正為云計算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變化2:成本的快速下降,看亞馬遜
根據云頭條的報道,在光環新網(19.900, -0.63, -3.07%)運營的AWS中國(北京)區域和西云數據運營的AWS中國(寧夏)區域,近期對Amazon EC2新一代5系列C5和R5計算實例,以及GPU加速計算實例P3進行了主動降價。根據客戶所選的實例類型不同,客戶可以看到27%到49%之間的降幅
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接受采訪表示,云計算顛覆傳統IT消費模式,AWS在價格方面也是采用顛覆性的做法,云計算是規模經濟,AWS會堅持不懈地優化成本結構,主動降低價格,將成本節省回饋給客戶。自2006年發布以來,AWS已經進行了72次降價。
正如容永康提到云計算是規模經濟,我們認為亞馬遜降價的基礎是使用用戶越來越多進而攤薄成本,而支持用戶快速拓展需要海量算力。無論是什么樣的技術架構,亞馬遜未來對服務器需求是剛性的,在全球云計算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服務器行業有望保持長期景氣,浪潮信息(24.630, 0.42,1.73%)將持續受益。由于服務器需要IDC進行承載,IDC也會受益于5G,2019年1月,上海市經信委、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強本市環網數據中心統籌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市互聯網數據中心新增機架數嚴格控制在6萬架以內;堅持用能限額,新建互聯網數據中心PUE值嚴格控制在1.3以下,改建互聯網數據中心PUE值嚴格控制在1.4以下。我們認為未來一線城市核心地段IDC資源將是稀缺的,這也是我們持續建議關注寶信軟件(31.710,-0.65, -2.01%)的原因。
變化3:SaaS端的多樣性
6月20日,"美國版釘釘"Slack成為當天美股上市當中的最強黑馬,它未按照傳統方式IPO,而是以直接上市的方式,開盤較26美元發行價漲超48%,市值一度突破210億美元,6月21日最終收盤市值定格在188億美元。另外一家獨角獸視頻會議解決商Zoom上市當日大漲70%,上市近兩個月之后,股價從發行價36美元至6月21日收盤價100.47美元,漲幅達到179%。同樣在今年上市的基于云的管理軟件公司PagerDuty和網絡安全軟件制造商CrowdStrike,股價表現強勢。
我們看到美股已經出現大量的云化軟件企業除了上述提到的Slack、Zoom、PagerDuty、CrowdStrike等新軍還有多家由傳統軟件云化轉型完成的企業,例如Salesforce、Adobe、Autodesk、Workday、Veeva、Servicenow等,這些企業的云計算收入占比均超過70%。除美股外,我國A股SaaS企業發展迅速,云服務器,用友網絡(31.350, -0.23, -0.73%)2019Q1云計算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95%,廣聯達(34.720, -2.13, -5.78%)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新簽云合同金額6.55億元,同比增長274%,18年底預收款項余額4.14億元,同比增長219%,2019年上半年云轉型相關預收款項余額為6.72億元,較年初增長62%。
除了建筑領域的廣聯達和ERP領域用友網絡以外,SaaS已經滲透到多個行業,金融IT領域恒生電子(70.860, -1.09, -1.51%)、酒店信息化領域石基信息(33.920, -0.29, -0.85%)均屬于行業龍頭,有軟件云化的基礎,并且公司有相關的云業務布局,我們持續看好A股軟件云化企業的發展前景。
建議關注:寶信軟件、廣聯達、恒生電子、用友網絡、浪潮信息、石基信息
1. 8月建議關注
寶信軟件:受去產能和環保政策影響,鋼鐵行業產能復蘇使大型鋼鐵企業首先受益,大型鋼企是軟件產品主要消費者。寶信軟件承擔武寶整合信息系統的任務,包括 ERP、MES 等,自上而下全面替代。我們認為受云計算和大數據影響,制造業上云進度將加快,大型國有企業的軟件實施將成為先進制造的關鍵,寶信具備軟件+服務+運營能力。風險提示:制造業云計算需求不足。
大華股份(17.400, 0.50, 2.96%):我們認為安防增長景氣度高,PPP項目訂單的不斷落地有望為公司收入增長奠定堅實基礎;AI領域的不斷投入有望不斷加大AI應用產品的落地。公司以“芯片+大數據+先進技術”為技術研發中心,有望逐步加大在城市、行業/企業的綜合解決方案布局。風險提示:智能安防應用拓展不及預期。
??低?31.160, -0.12, -0.38%):公司是安防行業龍頭,“技術+產品+應用+渠道”優勢,收入進入新一輪高成長期。人工智能化是安防監控行業發展的下一個方向,未來幾年智能化攝像頭代替普通攝像頭是趨勢。公司攜手英偉達,搶占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應用先機,AI產品的落地也有望逐步為公司貢獻新的盈利增長點。風險提示:智能安防應用拓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