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運營商2019年上半年經營報告陸續發布,從營收數據不難看出運營商當前的窘迫,但這樣的“成績單”似乎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在5G商用提前的步調下,運營商5G網絡建設的投資不斷加快,提速降費、攜號轉網等政策也不斷壓制收入利潤增長,5G建設逐漸進入了“力不從心”的疲憊期。
當前,三大運營商面臨著較大的收入增長壓力,亟需尋找新的增長點。對于運營商而言,未來5G將面臨網絡組網靈活、承載網絡高速率、低時延的挑戰,而云計算擁有計算能力強大、數據存儲安全、資源動態共享、客戶端使用便捷等特點,無疑是對5G發展最直接有力的支撐。
運營商“云途”坦蕩
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將從2018年的1758億美元增長17.3%,達到2062億美元。近年來,我國云計算保持了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與“星辰大海”般的云計算市場相比,電信運營商的云業務營收可謂是滄海一粟,盡管如此,面向5G時代,三大運營商早已嗅到云計算帶來的“錢”景并加快了探索云市場的腳步。
中國聯通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IDC及云計算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93億元,同比增長27%,這樣的成績肯定了中國聯通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重點創新業務的能力培養和規模拓展;中國移動半年報顯示,移動云收入同比上升了126.2%,內部云化水平顯著提升;中國電信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IDC收入為129.92億元,同比增長11%,云業務收入為50.3億元,同比增長93.2%,中國電信天翼云的快速成長是業界有目共睹的,IDC報告顯示,國內服務器,中國電信天翼云在2018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排名第七,成為全球唯一躋身前十的電信運營商。
由此可見,如果說全球云服務市場由亞馬遜、阿里巴巴、微軟、谷歌等幾家科技巨頭分食,那么在國內市場,運營商則開始在云服務領域不斷增加籌碼并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電信運營商借助在云網基礎設施、政府行業資源等方面的天然優勢,得益于近兩年政務云、醫療云、金融云等行業云市場的活躍,在私有云項目方面收獲頗豐。在2018私有云企業排行榜TOP50榜單中,我國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均排在榜單前10。
中國移動致力于構建IaaS、PaaS、SaaS三層完整的體系,因此長期以來深耕“云管端”戰略,堅持私有云和公有云齊頭并進發展,目標是構建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在推動融合運營方面,中國移動加快打造全網一朵“移動云”,建設云資源池間高速互聯專網,實現云網智能連接。中國移動強化云、網、端、邊協同,推出“云+網+DICT”智能化服務,打造高品質、低時延、端到端、差異化用戶感知。上半年,中國移動開展集中網絡云資源池工程,具備虛擬化商用條件的18種網元全面啟動云化、集中化建設。
作為云業務增速最快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把握云計算時代機遇,一步步將天翼云戰略和品牌做大做強。在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積極推進網絡基礎設施“云改”,圍繞云計算,在基礎設施、產品服務能力和銷售模式上推動業務、網絡等全面云化。致力于構建簡潔、敏捷、集約、開放和安全的新一代云化網絡,聚焦重點區域按需精準建設,IDC機架數量達34萬架,規模保持行業領先;建設政企客戶高質量專線承載網絡(OTN),滿足行業客戶高質量、高可靠、低時延的云化需求;建成覆蓋全國的天翼云資源池超過100個。下一步,中國電信將繼續打造“云網融合、安全可信、專享定制”的云服務,同時探索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等新技術與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有機結合。
相較前兩家的平臺與資源優勢,中國聯通則選擇另辟蹊徑,中國聯通以“云+智慧網絡+智慧應用”為引領,積極開展“云光慧企”營銷活動,通過生態合作打造能力平臺,助力行業客戶上云;加快政企精品網、云聯網等重點智能網絡產品的部署推廣,發揮云網一體化優勢,提升差異化服務能力;持續打造產業互聯網智慧應用解決方案,聚焦政務、教育、醫衛、生態環境、交通文旅等重點行業,規?;茝V成熟標準化產品;不斷強化機制創新,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和激勵分配改革,為創新領域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雖然運營商的策略不一致,但是發展路徑不謀而合。毋容置疑,云計算將給電信運營商帶來巨大的機會,無論是從自身運營的成本節約考慮還是從拓展市場客戶的角度來看,云計算都將帶給運營商帶來重大利好,所以電信運營商必須抓住此機會。
運營商發展云業務需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