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智慧企業會擦出怎樣的火花?8月26日,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SAP作為在工業互聯網和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全球領軍企業,實現了工業互聯網應用與傳統的工業軟件應用的融合。在智博會現場,記者對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中國總經理李強進行了專訪。
人工智能正在融入企業管理
SAP是德國工業4.0戰略規劃的發起者和核心領導企業,成立于1972年,目前在180多國家有40多萬個客戶。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中國總經理李強告訴記者,目前人工智能應用的方面越來越廣,但更多人會聯想到人臉識別、圖像識別。實際上,它的應用場景還可以是企業管理,通過人工智能和智慧企業的結合,更加實時地了解企業運營情況,以及預測行業趨勢和可能出現的危機。
他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用了十年時間,研發了面向工業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產品,此外還對很多細分領域的領頭羊做了并購,比如全球最大的差旅系統、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平臺,以及B2B電商平臺、體驗經濟管理平臺等。在統一的企業新一代數字化架構下,SAP承載了各類工業應用,完成企業從流程驅動向流程和數據混合驅動的轉變,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轉型。
目前,SAP不僅實現了業界完整的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企業SaaS應用系列,而且還提供了以數字化網絡、預測性維護與服務、車輛洞察、物流業務網絡等為代表的工業SaaS,打通新商業模式的價值閉環。
工業互聯網會加速爆發
在他看來,SAP不僅是一家軟件公司,更是工業4.0的發起人、推動者和供應商。在工業互聯網方面,SAP借鑒了德國工業4.0的經驗,從技術源頭進行規劃和把握,制定了完整的工業4.0及物聯網產品戰略。此舉旨在為企業提出產品提升和改造計劃,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從產品設計、標準、生產等各個環節實施改進。
他指出,工業互聯網比消費互聯網的建設更為復雜,因為工業互聯網對安全、可靠、行業性的要求更高。互聯網可以使企業的生產設備、物料、工具、工廠、流程、員工等,可以更高效的連接,場景會越來越便利。隨著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各類技術興起,大量產生的數據可以運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得到運算,從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生產狀況、設備狀況等,指導檢修、研發等。
由于云計算等技術的出現,歐洲服務器,工業互聯網的接入成本會不斷降低,特別是5G普及后,工業互聯網還會在更多場景得到應用。對此,他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的降低,工業互聯網建設的速度也會迎來大幅度提升,從以往三到五年,縮短到三到四個月。但是必由的路徑依然要走,智能化的前提一定是數字化,從一個技術到另一個技術的進程會加快,不會出現跨越式的發展。
云計算在中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李強透露,長期以來,SAP公司一直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投資和戰略發展的重點。2003年,SAP中國研究院根據“立足中國、創新中國、影響世界”的戰略目標落戶上海,成為SAP全球四大研究院之一,承擔了推進產品戰略、承擔核心解決方案研發任務的重要使命。截止2017年底SAP已擁有近14100多家中國客戶,其中80%為中國本土企業,500多家合作伙伴。他預測,2020年中國將會成為其全球的最主要市場之一。
他說,云計算對于企業的發展幫助是切實存在的。SAP不止是服務大型企業,提升他們運營的效率,而且針對中小企業,SAP近年來也投入了大量經費研發產品。尤其對中小企業,云計算給了中小企業很好的平臺,讓他們能夠通過租賃的形式,以更低的價格和便捷的交互,去獲得領先科技的產品。
他指出,云計算市場在重慶發展相當迅速,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云計算對于企業更便捷、更高效的運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SAP無論是在重慶還是全國,業務發展都很順利,尤其是近幾年中國市場一直保持著三位數的增長。同時他認為,中國的市場是巨大的,再加上目前云計算的普及程度并不算高,因此,接下來的幾年里,云計算在中國還會保持高速的增長。
以下為采訪實錄:
1.人工智能與智慧相結合會帶來哪些影響?
李強:目前人工智能應用的方面越來越廣,它的應用場景也會越來越多的與企業管理、實體經濟相關。SAP在做的就是把人工智能與企業經營相結合,例如用來指導產品材料的研發、預測下一季流行的趨勢、以及預測大型設備可能產生故障的時間等,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營業能力。
2.SAP對大中小企業分別有怎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