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聯通在“云網融合”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在重慶外場成功完成“5G云專線”多方案、全場景業務測試,并協同中國聯通“云聯網”系統開通全國首條跨域5G入云專線。
本次外場測試由中國聯通網研院、中訊院、重慶聯通協作完成。網研院5G創新中心、無線技術研究部,中訊院智能網絡設計院進行技術方案和系統支撐,亞洲服務器租用,重慶聯通網發部、網管中心參與方案制定并進行本地網絡環境搭建及網絡調測配合。
技術方案
通過5G承載專線業務的技術難點,在于對客戶專線流量的識別和分流。本次重慶外場對遠端骨干邊緣錨點分流、近端核心網錨點分流、邊緣計算錨點分流3類技術方案分別進行功能驗證。
測試場景及性能指標
基于功能驗證成果,本次重慶外場設計了客戶站點單點入云、客戶站點多點間組網2個測試例場景進行業務仿真測試。
(1)客戶站點單點入云
客戶重慶站點通過5G網絡接入,專線流量分流至聯通“云聯網”,與阿里云北京大區內的客戶公有云實現專線互通。
經測試,該組網拓撲下私網網絡可達(Ping包成功率100%);云側端口限速100M,實側重慶站點上下行流量均達100M;網絡平均時延45ms,網絡抖動-4.37~2.93ms。
(2)客戶多站點專線組網
客戶重慶、北京多站點通過5G網絡接入,站點間專線組網。
經測試,香港服務器租用,該組網拓撲下私網網絡可達(Ping包成功率100%);端口限速500M,實測試各站點上下行流量均達50M;本地站點網絡平均時延36ms,跨域站點網絡平均時延47ms。
項目意義及展望
此次中國聯通基于5G網絡在帶寬、時延上的性能優勢及無線靈活接入優勢,通過5G承載配合SDN技術,預期能夠將入云專線首次業務提供時間從當前的2~6周縮短為2~6天。
經外場測試驗證,“5G云專線”實現全部預期功能,且性能指標良好,既能夠滿足當前絕大多數5G行業應用要求,又能夠作為傳統專線接入方式的有效補充手段,同時還可滿足用戶站點或站點內終端有移動性需求的特殊場景。
此次業務驗證通過,意味著中國聯通“5G云專線”已具備在全國范圍內的業務試點支撐能力。通過業務系統平臺化運營和自動化布署,將能夠為客戶提供快捷、安全、按需隨選的業務體驗。后續,中國聯通“5G云專線”計劃支持北向接口,向內部產品協同層、外部合作伙伴渠道提供北向能力的調用接口,與合作伙伴實現互惠共贏。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