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有個箱子的發明縮短了遠洋貨運時間85%,物流成本節省了30倍,極大推動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集裝箱。60年后,2019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神龍架構,香港服務器租用,正以“集裝箱”式的創新推動云計算的算力變革。
9月26日,阿里云正式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全面支持ECS虛擬機、裸金屬、云原生容器等,貫穿整個IaaS計算平臺,并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用戶能在云上獲得物理機100%的計算能力。
虛擬化帶來的是云計算上的一次革命,它最大的價值是給計算帶來了彈性,但同時又帶來了性能損耗的負擔--如果不解決虛擬化損耗,云計算產業將很快碰到技術的天花板。
“十年自研積淀讓阿里云有機會突破自我,找到進化的方向,”阿里云智能基礎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蔣江偉表示,從2017年發布第一代神龍架構開始,阿里云就獨自研發解決方案,最終突破了虛擬化的性能束縛,激發服務器釋放100%潛能,重構云計算的基礎設施。
在歷經軟件虛擬化、通用硬件虛擬化、專用硬件芯片虛擬化三個階段后,云服務器租用,第三代神龍架構實現了裸金屬服務器、ECS虛擬機等計算平臺的架構統一,用戶可獲得高質量的彈性資源。
此外,阿里云還發布了基于神龍架構的第六代ECS實例,計算性能提升20%,內存延遲降低30%,ESSD云盤延時降低70%。更高的性能背后是更普惠的價格,基于新架構的各產品最高降價幅度達58%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神龍架構對云原生浪潮下容器等產品適配程度極高。通過I/O offload芯片加速,高效調度和自動化彈性伸縮的容器化產品可幫助用戶降低50%的計算成本,性能比物理機更優越。
正如集裝箱改變了全球化的格局,以“神龍”為代表的創新技術也正在重塑云計算技術格局。阿里巴巴豐富的應用場景讓阿里云成為極少數同時具備研發以及應用場景的閉環,一邊研發一邊應用,一邊創造一邊吃狗糧,這種雙沖程式的方式構成了獨特的能力。
“接下來,阿里云遍布全球的百萬服務器將全面升級至第三代神龍架構,”蔣江偉透露,在阿里巴巴內部,神龍架構已大規模應用于淘寶、天貓、菜鳥等業務,解決高峰值的性能瓶頸問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