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企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城市……這些看似時髦的概念,其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比拼的重要舞臺,而在這些熱詞背后,有一家企業頻繁出現,那就是主打“芯云一體”解決方案的紫光云。
▲紫光云總裁兼CEO 吳健
“紫光全面推進紫光工業互聯網戰略,致力于打造產業數字引擎,以從芯到云戰略,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為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打造新的產業數字引擎,為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 紫光云總裁兼CEO 吳健,在2019年工業互聯網全球峰會期間,接受IT168記者采訪時表示。
眾所周知,紫光集團是一家高科技龍頭企業,已服務市場30多年,擁有全球各行業的數字化實踐經驗。憑借行業領先的軟件、硬件、專業技術以及云解決方案能力,獲得很多用戶的認可。而紫光云扮演的角色是,把所有技術綜合到一起,以行業解決方案方案的形式,為客戶賦能。
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面,紫光設計開發了電子信息產品SMT數字孿生制造模式,通過對車間的三維建模和組態,對制造過程的實體場景進行數字化模擬,實現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行業SMT研發設計與生產過程在虛擬空間的數字映射、實時監控和動態優化。
在沈陽,紫光云已服務超過60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在服務實踐中,通過與企業管理者的深入探討,打造了輸配電協同制造平臺。未來,還將建設輸配電產業園區,打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全面示范產業園。
另外,紫光在天津也建設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協同鋼鐵、建材、電子信息、電池等行業企業開展創新應用,實現行業工業設備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積極探索和創新標識解析應用,打造二級節點集成創新應用平臺。
吳健強調,紫光云的戰略目標就是做好數字化的底盤,讓更多合作伙伴把應用部署到平臺,而紫光云可以提供強大的算法算力,這是紫光云致力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初衷。
目前,紫光云主要以混合云的模式為用戶交付服務,因為私有云正在擁抱公有云,而公有云的數據也要參與到私有云中來,這樣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所以,工業企業要擁抱數字化,擁抱互聯網,讓企業走出來,讓數字化技術走進工廠,這樣才能讓企業的生產模式、商務模式甚至是組織形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
吳健認為,在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過程中,PaaS層非常重要,香港服務器,是工業數字化的大腦,和行業應用以及業務工具有著強相關性。但是好的PaaS不是建設出來的,而一定是慢慢演化出來的。在這方面,我國缺少核心技術人才,緊缺程度不次于芯片。目前,紫光云正在發力,在核心工業軟件研發方面,未來會有重大突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