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大數據前身Hadoop項目的誕生到現在14年間,大數據正在不斷改變商業規則。企業對數據的應用也從有數據、用數據,逐漸走向數據智能,國內從2013年的大數據元年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數據的價值。
在11月19日舉辦的2019UBDC全域大數據峰會上,友盟+CEO朋新宇表示:企業要抓住數字經濟時代的機遇,需要做到數據能源化、數據戰略化、數據云化及數據生態化。
友盟+已在移動互聯網數據服務深耕九年,在今年7月推出全新的數據智能云服務——友盟云,通過集成阿里云,聚合生態鏈資源,在云上為互聯網企業輸出產品、數據、技術、生態等核心能力,幫助企業低成本速建云上數據中臺,縮短數據建設周期,降低運維成本,實現數據驅動。
現如今,誰能有效地應用數據,誰就能夠把握住數據智能時代的機遇。但對于多數企業來說,數據的采、建、管、用每一個環節都阻礙重重,如企業缺少體系化的數據認知,數據中臺建設成本高,數據孤島造成信息壁壘,跨服務商合作低效等,企業要實現數據智能還存在較高門檻。
友盟+總裁羅金鵬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要經歷三個階段,數據智能1.0階段是業務數據化,數據智能2.0是數據業務化,數據智能3.0是數據智能云。在會上,友盟+推出了四套解決方案,即:全場景自助分析解決方案、跨端私域用戶運營解決方案、全域智能營銷解決方案,以及智能認證及推薦解決方案。同時在現場還發布了小程序統計分析、智能數據采集、用戶數據平臺、天域精投等多款數據產品,助力企業走向數據驅動業務、決策之路。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計算平臺事業部總裁賈揚清指出,數據智能向云端遷移是必然趨勢。他認為數據是企業新的生產力,技術體系的云化、智能化,是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首要條件。同樣來自阿里云、智能產品與解決方案管理部研究員王業明也在演講中提出,上云是數字化轉型的起點,在云上構建的數據中臺和AIoT能力,正在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賦能企業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作者、Acorns 增長副總裁曲卉從指標建模、機會洞察、衡量結果、決策自動化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數據驅動業務增長的4種方式。她認為,數據驅動增長就像自動傳送帶,讓企業事半功倍取得優勢。
作為業內最早使用大數據應用的芒果TV,其大數據負責人景生軍也在演講中多次強調了大數據決策業務的重要性,他提到:現代企業已跨入充分計算的紀元,算力過剩已成常態,企業需要結合自己的特性厘清邊界、深耕細做,建立深度感知的數據價值體系。
埃森哲最新研究顯示,亞太地區的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仍十分有限。在中國,尚有17%的受訪中小企業未利用任何數字化平臺。缺乏支持、費用過高、隱私安全顧慮等因素是推廣數字化的主要障礙。
為此,友盟+總裁羅金鵬宣布友盟+聯合阿里云推出扶持中小企業的“星辰計劃”,首批將投入5000萬扶持資金,通過一站式的產品組合和和費用支持,提供包括數據采集、數據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存儲等完整數據鏈路的綜合解決方案,directadmin安裝,幫助超過一萬家中小企業數據賦能落地。據悉,友盟+聯合阿里云推出的扶持萬家中小企業的“星辰計劃”將于11月底正式開始,目前提前申報資料入口已開放,可到友盟+官網申請。
友盟+還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暨Q3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報告指出:月活設備增速放緩并出現波動,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在存量時代,服務器租用,企業更應抓住數據機遇,修煉內功。
硅谷大牛雷德·霍夫曼說過:“所謂創業,就是跳下懸崖,然后在下落過程中組裝飛機。”而企業在走向數據智能的路途中,上云之外還要對組織、文化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建設。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