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IBM 全球及大中華區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大咖、智慧大腦以及頂級專家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相約鵬城,共同見證行業盛事——“云開智達——2019 IBM 云計算及人工智能峰會”盛大開啟,分享洞見,凝聚共識,探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第二篇章,該如何利用混合多云策略打破數據壁壘,用AI釋放企業數據的價值,成就認知型企業的轉型。
本次峰會聚焦數字化重塑新篇章、釋放云端價值、加速企業AI之旅、共擔社會責任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IBM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云計算與認知軟件總經理繆可延、IBM 杰出工程師、IBM 中國首席技術官及客戶中心總經理程靜、IBM云計算與認知軟件全球副總裁Rob Lamb、紅帽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曹衡康、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副總裁、高級合伙人、云應用創新負責人Sean Coffey、IBM全球副總裁、IBM大中華區研發總經理嚴成文、IBM數據與人工智能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朱輝等出席了主論壇,并攜手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南京認知物聯網研究院等客戶和合作伙伴,分享了企業在數字化重塑的過程中構建基于混合多云和AI的創新與轉型實踐,以及在云原生時代如何攜手用科技專長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當天還舉行了五場分論壇,分別圍繞創新科技、行業應用、云平臺、開發者、合作伙伴等范疇,激蕩思維,洞見新機。
開放與前瞻
開啟企業數字化重塑新篇章
IBM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云計算與認知軟件總經理繆可延表示:“基于海量數據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正在對商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科技變革的步伐持續加速,各行各業的領先企業正在將關鍵業務應用轉移到云端,并積極利用AI,重塑業務。例如,能源行業的領軍企業新奧集團把人機協同擴展到關鍵業務當中,在財務機器人的幫助下,頭三個月就已經縮短了財務人員60%的工作時間,不僅使業務流程提速,也提高了工作的準確率。”
IBM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云計算與認知軟件總經理繆可延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產業的不斷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走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利用數字化技術降本提效、改善客戶體驗。然而,如何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現企業核心業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成為下一階段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IDC預測,混合云的市場機會超過1萬億美元,目前僅有大約20%的企業工作負載部署在云上((數據源:IDC Cloud Forecast 2018-2020)。阻礙企業上云的因素包括企業對于安全問題、數據保護和協議、可用性以及云管理的考慮,企業普遍缺乏在多個云環境之間遷移和管理數據、服務和工作流的能力。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到2021年,98%的受訪組織機構計劃會采用混合架構,然而僅有38%的組織機構將擁有運行混合環境所需的程序和工具。
IBM 杰出工程師、IBM 中國首席技術官及客戶中心總經理程靜表示:“新技術層出不窮,無論什么技術,現在客戶比較重視的還是數據的處理。隨著IBM Cloud Paks, 即企業就緒的容器化軟件產品組合的推出,IBM將幫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利用開放的混合多云策略,實現企業關鍵業務的云轉型,打破數據壁壘,釋放企業核心數據的價值,企業利用云和AI轉型成為認知型企業的新篇章已經開啟。”
IBM 杰出工程師、IBM 中國首席技術官及客戶中心總經理程靜
IBM圍繞五大關鍵原則來幫助我們的客戶擁抱云的新篇章,實現更加快速、更加安全的云旅程,這五大原則包括混合、多云、開放、安全和管理。第一,要使企業能夠跨公有云、私有云和傳統環境運營;第二,認識到客戶的環境是異構的環境,要能夠管理其他廠商的云;第三,要確保基于開放來構建各項功能,為客戶提供靈活性,降低廠商“鎖定”的影響;第四,要面向客戶的環境,提供可靠性和持續的安全;第五,在跨云環境中提供一致的服務級別支持、日志記錄、管理和交付。
隨著IBM混合多云平臺的推出,關于云究竟應當“開放”還是“私有”的辯論也成為過去式。當企業從以往租用計算基礎設施(降本提效)轉向在云上運行關鍵業務應用(實現業務價值最大化)時,不必再去做兩難選擇。IBM的混合云平臺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安全問題、數據保護和協議、可用性、云管理和加速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