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超級計算創新聯盟主辦,中國科學院、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指導,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AMD公司承辦的“2019超級云計算應用年會暨AMD HPC應用研討會”在北京麗亭華苑酒店成功舉行,高性能計算行業專家、應用領域專家、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用戶代表匯聚一堂,交流探討超級云計算發展及應用之路。
中國科學院網信辦副主任陳明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研究員出席會議并作大會致辭。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網信辦副主任陳明奇致辭
陳明奇主任致辭指出,國家超算能力及科學數據產生能力有很大提升,當前重點要提高科學數據處理能力,協同超級計算、科研網絡、科學數據,為科學家提供更專業優質的計算服務。中科院牽頭建設了中國科技云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信息化服務。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建,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目前已經取得較好的成績,希望繼續努力,為更多科研及企業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研究員致辭
遲學斌研究員致辭提到,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從籌備到現在已有十年,正式成立也有8年時間了,前幾年通過“元”超級計算機提供服務,這兩年開始超云新建了一些通用服務器對外提供服務,服務質量在不斷提高,用戶數也正不斷上升,希望廣大用戶和專家領導繼續支持,助力中心更好的服務北京經濟建設,服務于廣大科研、企業等用戶。
北京市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北京長城偉業投資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肖亮通過視頻方式作會議致辭,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國內服務器,并希望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能為懷柔科技城建設提供計算服務平臺支撐,為更多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迪女士主持本次大會,同時做了《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發展報告》,報告中提到北京超級云計算中立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中國科學院懷柔科教產業園。中心從成立至今率先實現了從傳統計算到超級云計算服務模式的轉變。
同時,超級云計算作為信息時代科學研究的基礎支撐,以計算到服務、建模到調優的“一站式”服務推動著科研發展。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為用戶提供彈性最優資源和高品質的VIP計算服務。2019年底,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用戶數超過10000家,計算資源累計超4000臺服務器。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俞永強研究員發表了題為《基于超級計算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的主旨報告。俞老師近年來一直從事全球海洋環流模式和耦合地球系統模式的發展、評估分析工作,他指出地球系統數值模式已經是研究地球系統科學和預測未來地球氣候、生態環境演變的重要工具,是一個國家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綜合實力的體現,其研制應用與高性能計算密切相關。基于過去一個世紀的觀測數據和地球系統模式的數值模擬結果,最近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認為過去百年來的全球變暖主要是人類活動引起的,而且未來百年到千年的時間里全球變暖還將持續,一些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強度和頻率均會增加,海平面也將持續上升,將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金鐘研究員報告題為《E級計算與分子科學》。金主任表示,隨著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不斷增強,異構計算變得日益重要,加速器部件展現出了強大的計算能力,成為了E級計算的重要實現途徑之一。來源于模型訓練的混合精度計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發揮現代異構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而作為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重要應用,分子科學計算注重用分子層次的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解決化學以及相關的環境、材料和生命科學的問題。本報告介紹了異構計算技術在分子科學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并剖析了應用異構計算技術的一系列計算化學軟件。本研究團隊也開展了采用人工智能方法預測分子計算時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