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云開智達——2019 IBM Cloud & AI Summit”網絡峰會將舉行,美國服務器,屆時,行業大咖、智慧大腦以及來自IBM全球和實驗室的專家分享如何擁抱開源和多云的市場機遇,實現人工智能的落地價值,共創數字化轉型新篇章!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深入發展,各行各業的企業走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革新,美國服務器租用,重塑業務。
如何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現企業核心業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成為下一階段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數字化重塑2.0階段,認知型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數據驅動,從數據中獲取價值,進而驅動業務發展。而這離不開新技術的賦能,比如云計算和人工智能。
混合多云打破數據藩籬
毋庸置疑,云計算是企業構建開放和靈活平臺的重要基礎,而隨著云應用的逐步深入,認知型企業需要的則是一個開放、多云混合的基礎架構。
IDC預測,混合云的市場機會超過1萬億美元。但是企業缺乏在多個云環境之間遷移和管理數據、服務和工作流的能力。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到2021年,98%的受訪組織機構計劃會采用混合架構,然而僅有38%的組織機構將擁有運行混合環境所需的程序和工具。
在云計算領域,IBM秉持五大原則:混合、多云、開放、安全和管理。第一,要使企業能夠跨公有云、私有云和傳統環境運營;第二,認識到客戶的環境是異構的環境,要能夠管理其他廠商的云;第三,要確?;陂_放來構建各項功能,為客戶提供靈活性,降低廠商“鎖定”的影響;第四,要面向客戶的環境,提供可靠性和持續的安全;第五,在跨云環境中提供一致的服務級別支持、日志記錄、管理和交付。
當Red Hat開放的混合多云技術的強大能力和靈活性與IBM創新技術和行業專業知識的規模和深度相結合, IBM Cloud Paks產品組合問世了。
IBM整合了自身和RedHat的技術優勢,首批推出了6 Cloud Paks純軟件的容器化解決方案。每個IBM Cloud Pak均以RedHat OpenShift作為底層容器平臺,并通過相應Cloud Pak中的其他一系列工具和功能為客戶在應用、集成、自動化、多云管理、數據和安全這六個領域提供更多的工具和平臺能力。確保企業的核心業務可以在包括本地環境、云供應商提供的環境或多個云供應商和數據中心在內的任何基礎架構上順利運行。
與眾不同的是,IBM Cloud Paks可以提供以紅帽OpenShift 為基礎、具有通用運營服務的容器化軟件,憑借一致的管理體驗和高質量的開箱即用服務,客戶無需從零開始構建、整合、測試與保障自定義解決方案。此外,基于靈活的授權方式,客戶能夠隨時完成部分業務轉型并按照自己的進度獲取新功能,真正實現將部署選項和策略的掌控權交給客戶。
借助IBM Cloud Paks,企業可以打破數據藩籬,實現數據的流動,為下一步數據價值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AI加速數據價值兌現
現在AI已經成為產業變革的風向標,但由于數據復雜性、數據預處理、專業技能不足以及缺乏數據文化等因素,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速度較為緩慢。
針對這樣的情況,IBM發布了IBM人工智能(Watson)最新版本核心工具及應用,能夠在任何云平臺上運行,使企業能夠將AI帶到數據和應用所在的任何地方。通過在IBM容器化的Cloud Pak for Data平臺上以微服務的方式運行IBM的人工智能服務,企業能夠以更簡單、更快捷的方式,在任何云上(私有、公有或混合云)構建、測試、部署和擴展AI模型和應用,幫助企業釋放數據的全部價值。
在IBM公布的多家已應用IBM人工智能應用的客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畢馬威和法航等多家專業服務領域的跨國企業都在使用IBM人工智能的應用,或利用IBM的人工智能工具構建AI能力挖掘隱藏商業洞察,面向單調任務實現自動化,提升整體經營業績,加快人工智能的發展步伐。
除了云計算和AI這些硬核科技,企業還可以通過IBM Garage(IBM車庫創新)打造開放協作、持續學習的文化,并推動業務成果的實現。而且,2019年8月,廣東佛山三水的淼才公司成為IBM Garage在中國的首個落點。從成立到現在三個月,IBM Garage 已經替五家企業制定了數字化轉型的方案,并已經開始了這其中兩家企業的咨詢、賦能和開發工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