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有云為標志的云計算的第一賽段,各大云計算巨頭云業務的增長曲線開始不斷趨緩,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市場的增長顯出頹勢,而政企市場為代表的曲線上揚,有機會成為云計算下一賽段的增長熱點。
這個趨勢也意味著,提供標準化云服務,粗放式發展的時代趨于終結,而精細化的,圍繞著行業應用需求,云上技術與云下服務結合的時代已然來臨。
由于政企客戶上云的復雜性,難以一蹴而就,所以華為云到將政企行業的數字化路徑歸納為三個階段:傳統業務云化、數據能力云化、云上業務創新。這就有效的將政企客戶上云以按需的方式,根據不同的時期的特帶你,給予了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系統效率,并利用多種創新的技術支撐應用創新。當然,要做到更好的支持政企客戶去擁抱數字經濟時代,優秀的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是最基本的前提。
截至目前,華為云已上線180多個云服務,以及HCSO、HPC、物聯網、游戲、金融等180多個解決方案,發布了69個基于鯤鵬處理器的云服務,以及43個基于昇騰處理器的云服務,從底層構建自主可控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同時,通過“云+AI+5G”的技術融合,華為云正在為用戶提供技術領先、穩定可靠、安全可信、開放創新的全棧智能云。
通用技術賦能全場景
華為高級副總裁、數字轉型首席戰略官車海平認為,“政企上云是一系列服務的集合,中大型政企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從非關鍵應用延伸到關鍵應用,從新應用到傳統應用,對云服務商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
的確,政企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準入門檻,同時其也更傾向于全棧方案與持續服務能力??芍^是沒有金剛鉆,絕做不了政企市場的服務。而在過去一年里,華為云通過諸多重要技術的換代和升級,不斷滿足政企客戶的需求。首先,針對政企客戶等中長尾等通用計算場景。華為云在4月,推出全新一代計算實例C6&S6,先開啟新一代計算實例更新換代;又在7月推出4大鯤鵬基礎云服務,開啟多元計算新架構。做到了首先在基礎能力上,豐富了政企客戶對通用計算的選擇。
同時,面向全場景的解決方案,華為云在11月的武漢城市峰會,推出全新智慧云腦瑤光ALKAID,這是一款面向云+AI+5G時代打造的新一代智能云操作系統??梢宰龅饺蛘{度,動態協商與治理,多目標優化,多樣算力智能匹配,全??尚拧?/p>
其次,政企客戶走向智能化要首先解決數據處理和挖掘的能力。而針對數據挖掘,尤其是對大型OLTP數據庫、NoSQL數據庫、流處理和日志處理等對性能、時延、可靠性要求極高的場景。華為云在7月的成都峰會上,推出了存儲All-Flash戰略&極速型SSD云硬盤。這不僅是,公有云廠商首次提出云上All-Flash戰略,圍繞“全系列、全閃存、微秒時代、+智能”的戰略方向完成塊、文件、對象存儲的產品升級。更是從引擎、架構、芯片、算法、AI五大維度顛覆傳統云存儲,做到了技術引領。
混合云是華為云天然的優勢
這幾年互聯網派的公有云,迫切希望覆蓋政企行業大客戶,并因此略作妥協的推出專有云等產品。政企客戶也在從需求的角度重新衡量“云”與業務的關系,上云并不是目的,而是提升業務創新或是效率的方式,所以混合云市場已成為政企客戶上云的核心賽道。
實際上,混合云恰是華為云的優勢點。
首先,可信和安全是政企客戶的核心需求。而華為云秉持的理念是:公有云的服務,私有云的體驗,最滿足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混合云解決方案。
在2019年可信云大會上,華為云HCS Online獲得“可信云技術創新獎”。據了解,HCS Online支持云服務可通過公開的接口API 進行配置管理,對接企業已有的 IT 管理和審計系統,基于華為自研API網關實現,支持多重鑒權與防護,包括身份認證及鑒權、傳輸保護、邊界防護以及API 流量控制等技術實現。
同時,在安全維度上。混合云HCS Online方案中客戶獨享物理隔離的管理面、鑒權系統、物理網絡及計算和存儲資源池,在采集獲取、存儲備份、傳輸轉移、使用分析、共享交換和刪除銷毀階段,通過數據安全、平臺安全的設計與實踐,保證客戶對其數據的隱私權、所有權和控制權不受侵犯,為用戶提供最切實有效的數據保護。
其次,近兩年容器技術的蓬勃發展,混合云+容器的組合被認為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作為一種輕技術棧的方案,混合云+容器可以充分發揮容器的強交付能力和彈性機制,搭建與部署較為簡單,無須考慮大量的基礎設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