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風云激蕩的2019年,時代進入21世紀的20年代,一些曾被刻意隱藏的故事如今可以透露一二了。
大約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某知名互聯網公司連續遭受了兩次DDoS攻擊,其中一次攻擊流量峰值竟然高達710Gbps!要知道,4年前DDoS攻擊的流量世界紀錄才是400Gbps,當時拖垮了包括維基解密在內的78.5萬個網站。
幸運的是,為該公司提供云服務的騰訊云對于解決客戶超大流量DDoS攻擊富有經驗,在遭遇攻擊時能智能調度防護節點來抵抗攻勢,兩次都在不到一分鐘之內解決了戰斗,讓客戶網站和大量用戶在無意識中度過了危機。
盡管如此,據剛剛發布的《2019云安全威脅報告》顯示,2019年中約2/3的網絡DDoS攻擊事件都以云平臺IP作為攻擊目標。除此之外,當下云平臺還面臨著包含存儲、網絡、管理等在內的安全威脅,任何攻擊都有可能對整個云上用戶造成災難性影響……
種種表明,在今天的云端世界,人們所感受到的“歲月靜好”,都不過是各條戰線上的安全團隊們為各界負重前行,而云服務提供商應該、也正在成為云安全防護的主力。
關注“如何上云”,更關注“如何安全上云”
近年來,在政府、產業的雙重推動下,云計算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902.9億元。
與此同時,任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應用都存在著一定危險性,云計算也不例外,安全問題從云計算誕生那天開始就一直受人關注,其產生的危害和影響遠比傳統安全事件要大得多。正如篇首案例所呈現的,如今規模越來越大的DDoS攻擊事件頻繁出現,惡意程序增多,未知威脅所帶來的危害程度持續升級。面對日益復雜的安全需求,傳統軟硬件的安全防護體系和模式開始力不從心,而代表未來趨勢的云安全,順理成章成為云時代的剛需品。
2019年8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年)》,白皮書認為,隨著我國云計算應用的日益普及,用戶不再僅僅考慮“如何上云”,而更關注“如何安全上云”,受近些年云安全事件頻發的影響,用戶對云上的安全需求越發迫切。
同時,《網絡安全法》等法規政策的出臺強化了企業安全合規的要求,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云安全市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云計算廠商在強化自身安全能力的同時,紛紛將自身安全能力產品化輸出;另一方面,安全廠商積極布局云計算安全解決方案,將積累的豐富安全經驗適配于云環境。
中國云安全市場快速崛起
與全球云計算市場發展格局類似,中國云計算領域也呈現出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廠商聚攏的現象。在中國廠商里,阿里云對標AWS在全球市場的發展軌跡,優勢明顯。騰訊云厚積薄發,背靠騰訊系生態,近年來增長極快;過去四年,騰訊云的營收規模均保持了三位數增長。日前,騰訊云又宣布,年度收入在第三季度已經突破100億元,進入全球云計算廠商百億俱樂部之列。
中國電信在渠道及技術上借助合作伙伴力量,主攻傳統政企市場;金山云的優勢在于成立之初抓住了公有云領域視頻和游戲這兩個最大的應用場景,躋身于四強席位。
與之相伴的中國云安全市場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整體市場規模將隨著云計算市場規模的增長而快速崛起。根據賽迪統計,2018年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規模達到37.8億元,同比增長44.8%,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未來三年年均增長率為45.2%。
雖然中國的云安全服務市場增速喜人,但實際上并不是太多企業和個人真的了解它,比如說,什么是安全的云?評判標準是啥?
這一現象在2019年9月1日后無疑會大大改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共同制定并發布的《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此日起施行。
建立云上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根據《辦法》中規定的云計算服務安全的重點評估內容,我們可以以近年來致力于云上安全建設的騰訊云為例,深入了解何謂“安全的云”,云服務廠商該如何建立起云上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