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的經典動畫電影,《飛屋環游記》當中,一棟在常人眼中普通的房子,被一簇五顏六色的氣球,帶著升入空中。那畫面的美感,透過屏幕都讓人感覺到打破常規,飛躍山河的快慰。
在政府行業信息化走過的30年歷程中,在電子政務、智慧政務,政務云等幾個階段,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服務建設。同時,隨著新技術的層出不窮,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正推動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進程,數字政府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寄予厚望。
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與傳統的基建不同,“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成為數字經濟的全新關鍵詞。
過去中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經歷了飛速成長的一段時期,而數據則是以數字政府為代表的新基建的建設關鍵。但數字政府在過去多年的建設中,其實正面臨基于數據安全的拷問,如何規避數據風險,更好的擁抱數字政府,是政府行業數字化進程中最大的期待。我們也希望,數字政府能夠像飛屋環游記所描述的那樣,把夢想裝進“屋子”,借助云的力量,飛躍所有困難,亞洲服務器,同時賦能新基建的建設。
1)數字政府邁向深層次的難題在于數據
作為新基建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數字政府的概念誕生于智慧城市之后,是數字中國大背景下,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最終表現形式。數字政府,也是促進政府改革、社會創新發展的牽引力,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推動力。
在近期發生的疫情當中,云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抗疫和防疫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政府數字化轉型所表現出來的潛力,也頗為令人感到振奮。
事實上,政府的數字化轉型一直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既是技術變革,也是流程再造的制度變革。過去的政務信息化通常以建設為主,重在硬件和軟件的采購和搭配,現在的數字政府則更為側重運營,云平臺+大數據的能力成為關鍵。
隨著云端技術的逐漸成熟,“云”在數字政府領域被廣泛運用,技術本身似乎已經不是阻擋數字政府向深層次進化的最大難題。真正的難題,在于數據的安全共享和開放。
一方面,政府數字化進程中,始終有一個難題是在于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在本次疫情期間,我們也發現由于數據“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某些政府部門內部數據共享不足,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不足,區域政府之間的數據共享不足、政府與外部數據共享不足等,這為疫情利用大數據武器進行疫情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復雜性。
對數字政府來說,通過大數據的應用以及云平臺的建設,實現跨部門的整體業務協同,減少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才可以做到大幅提高行政效率。
但另一方面,對于政府來說,數據涉及到數據主權和隱私。官方數據在共享和運行的過程中,不能出現絲毫的數據風險。在保證數據的安全和走向靈活的數據運用之間,政府一定會首先選擇前者。
所以,如果有一套數據治理的方法,能夠像“飛屋”一樣,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承載著政府數據,必然可以讓數字政府的夢想越飛越高。
2)安全屋,將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實際上,數字政府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政府數據開放共享也是建設智慧城市重要一環。從2015年,各地方政府就開始加快大數據部署,directadmin安裝,深化大數據應用,推動數據的安全開放。
而大部分的大數據產品都側重于單個數據源內部的數據處理,不能支持數據源之間的共享和對外開放,缺乏通用的平臺性解決方案。UCloud優刻得正是敏銳的看到的這一點,在原有云計算業務的基礎上,不斷深入對數據流通關鍵技術的研發,在業界率先提出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概念,推出了數據可信流通平臺安全屋。
首先,從技術的維度看,安全屋產品將堡壘機、密鑰管理、權限控制等安全技術相融合,提供一整套基于云端的安全技術、計算技術和流通規則,確保數據所有者對數據的絕對控制權,數據需求方僅可獲得計算分析后的結果,無法接觸原始數據,確保在數據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安全共享,規避了數據的二次交易、數據泄露等風險。
正是這種將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技術和方案,恰恰敲開了政府客戶心中最后的一道門,打開困擾數字政府走向數據開放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