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催化遠程辦公和企業上云的步伐。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出促進企業加快工業設備聯網上云、業務系統云化遷移。
但是,面對大量數據,尤其是工業數據的上云,信息安全成為企業擔心的首要問題,一些企業要求數據需要保存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除此之外,各類場景的云化對于其背后的技術支撐要求極高,后臺的數據中心如何適應上云的變化等等。
而對于超融合市場中開路先鋒之一的Nutanix來說,這些正是超融合的機會。
Nutanix成立于2009年,目前在超融合市場上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超融合架構是基于標準通用的硬件平臺,通過軟件定義實現計算、存儲、網絡融合,實現以虛擬化為中心的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技術架構,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核心功能是分布式存儲系統和統一的資源管理平臺。企業要進行數字化轉型,第一步是進行超融合,然后才是構建私有云、混合云和多云,超融合可以理解為是企業上云的基礎。
根據IDC預測,2021年中國90%以上的企業都會采用多云的方式,即通過公有云、私有云組合管理自己的信息系統,超融合就是解決企業在多云平臺上運行的技術。
如果把計算和存儲比喻為家電,通過電線連接用戶,按照使用量進行收費。公有云就像發電廠,有的企業會考慮自己接一根電線;但用私有云的企業,就相當于自己買發電機。Nutanix提供的“家電”可以支持企業在不同發電廠或發電機之間的切換。
Nutanix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馬莉和中國區技術總監夏峰的感受是,企業對于上云的需求加快。“總體來看疫情對IT行業的影響不是最大的。軟件廠商能夠看到一些新機會。”馬莉說,有些企業原來聽說過超融合、聽說過多云,但是最開始并沒有馬上行動的合作伙伴,已經主動找到他們,想學習一下,為自身將來的轉型做儲備。
在中國落地
這一次,夏峰切實感受到中國企業布局多云的進程在加速。
當大批企業或員工在線辦公,這對于遠程辦公軟件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挑戰考驗的是整個系統后臺的支撐能力。
終端用戶計算(EUC)在這種情況下得到進一步應用和發展。在技術層面,終端用戶計算分為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虛擬桌面架構(VDI),另一個是通過公有云或云服務商提供的桌面云的方式,即“桌面即服務(DaaS:Desktop as a Service)”。企業可以通過DaaS技術,直接通過公有云申請相應需要的桌面辦公。
夏峰介紹,最早對管理桌面或者IT用戶來講,虛擬桌面主要是從幾個方面考慮的。第一是集中管理,第二是安全,第三是在移動辦公情況下通過不同的設備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訪問公司內部的辦公軟件、管理軟件。這是當初VDI或者是DaaS技術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早期大量超融合架構,就是應用在虛擬桌面或者是VDI環境下的。
“我們也看到市場上有大量的需求,或是客戶的關注點在遠程虛擬桌面,以及DaaS這樣的遠程辦公解決方案。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設備都可以獲取企業數據進行協同辦公的特點,被更多企業關注。”馬莉說。
DaaS架構的優勢還在于,可以訪問公司的數據,但不存儲任何公司的數據在本地設備上,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權限管理和訪問策略。
除此之外,夏峰說,武漢中南醫院、協和醫院都是Nutanix的用戶。他們為醫院的信息系統(HIS)、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醫療大數據、社區醫院制度的改革提供解決方案,包括虛擬桌面、數據中心的超融合IT基礎架構;同時,也幫助幾個應急防疫醫院建立IT系統等。
各行業中最早復工的是證券機構,Nutanix有大量證券行業的企業客戶,因為前段時間股票漲跌頻繁,云主機租用,另外,除了商業銀行,很多互聯網銀行如北京的中關村銀行,原來都是通過超融合架構,快速把云的體驗帶到銀行的業務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傳統制造業企業,面對此次疫情也在尋求更多改變。“他們需要拓展渠道、優化網上供應鏈以及當前的生產制造環節、后臺的數據中心如何改造來適應上云的變化,這些都是超融合的機會。”夏峰說。
安全與成本
廠商與云廠商之間可以類比成發電廠和家電的關系,如果我在家里私接一個功率很大的家電,導致家里整個電路短路,這個事情跟發電廠沒有關系。云廠商是技術提供者的角色,SaaS廠商基于其上進行終端服務。”商湯產業戰略研究院院長田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