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2020浪潮云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IPF20)線上舉行,全球超過5000家生態伙伴相聚云端。會上浪潮首次提出,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新基建。新基建帶動人工智能、大數據、5G,從數據資源中快速挖掘商業價值成為業界焦點,性能躍遷為新基建首要需求。浪潮存儲推動全線產品融合iTurbo智能引擎,打造存儲七大極致能力,為智算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全面提速新基建。
智慧時代急需新基建
疫情地圖、健康碼、遠程協作、協同辦公、在線教育……在不平凡的2020,數字技術和數字基礎設施不僅為抗疫做出巨大貢獻,也是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智慧化轉型加速的真實寫照。
事實上,近年來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就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約為35.9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4.8%。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已成大勢所趨。
智慧時代基礎設施:智算中心
今年,國家又進一步提出了“新基建”戰略。“新基建” 著眼于構架數字化、智慧化基礎設施,是發展數字經濟、加速社會智慧化轉型的重要載體。為此,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提出,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重要基礎設施。
浪潮認為,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并通過網絡以云服務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智算中心是以社會智慧化需求為目標,基于最新的技術和產業生態,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將成為未來計算力的主要生產中心。
數據性能是智算中心的關鍵
數據被譽為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就像石油需要開采、提煉、加工才能使用一樣,數據也需要采集、匯聚、分析處理方能發揮價值。據IDC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全球只有不到2%數據被真正分析、使用過,與此同時,用戶對數據處理的實時性要求變得更加迫切,預測到2023年實時數據的占比將達到24.5%。隨著新基建的加速推進,智算中心將面臨海量數據處理、分析等性能挑戰。
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5G新技術驅動下,數據發生本質改變,從過去‘人工采集、人工干預’過渡到現在‘機器產生、機器處理’的新時代,數據不僅要存好、管好,更要用好。”
比如,ETC門架系統是機器采集、機器上傳數據的典型。2019年取消省界收費站在全國掀起熱潮,浪潮存儲支撐10個省、累計部署近1000套存儲,保證ETC數據實時采集和上傳,以毫秒級結算實現無感知通行ETC。
隨著社會智慧程度的提高,以數據為基礎的應用場景會愈發豐富,為海量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帶來了越來越大的挑戰。例如智慧交通領域的自動駕駛場景,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一天收集的樣本就是上百萬張高清圖像,并且需要不斷地對這些海量數據樣本進行持續學習。因此,智算中心必須解決好數據“存得下、讀得出,用得好”的問題,不斷支撐越來越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
李輝介紹,智算中心作為智慧時代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承擔著智慧時代下數據處理的重任。因此,數據處理性能決定著智算中心生產力效率的關鍵所在,是智算中心未來發展的核心。
七大極致能力為智算中心提速
正是洞察到數據性能成為新基建首要需求,浪潮存儲在本次IPF2020上宣布,全線存儲融合iTurbo智能引擎,實現高端技術全產品線打通。
浪潮存儲全線存儲產品融合iTurbo智能引擎
此外,浪潮存儲面向分布式存儲和集中式存儲兩大平臺,將原來極致容量、性能、架構、管理四大極致,升級為七大極致能力——除了基于iTurbo智能引擎實現極速性能外,還包括“一個存儲平臺,一個數據中心”的極簡架構、自動感知風險的極致安全、六重保護的極致穩定、EB級且實現最優利用率的極致容量、基于iSCMI多云接入的極致云化、基于AIOps智能運維的極易管理等等,從而為智算中心帶來“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易用易管”的存儲平臺。
浪潮存儲升級七大極致能力,提速智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