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5G等新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將為人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廣州,已經有了首個5G智慧水廠以及“智慧供水云平臺”,通過“天上有云(智慧供水云)、地上有格(供水網格管理)、中間有網(互聯網+供水服務)” 的供水服務管理新模式,讓市民喝上更優質的自來水,享受更便利的公共服務,助推廣州加快建成國際一流智慧城市。
5G智慧水廠 構建智慧安防平臺
走進位于白云區石井鎮鴉崗村的廣州北部水廠,這一嶺南建筑風格的水廠面積頗大,但廠區內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北部水廠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部水廠的智慧化程度已經實現無人值守。我們從取水到送水,每個生產環節都是自動化控制的。比如在整個生產環節中凈水投加物的含量都被監控著,保證水質狀況處于一個穩定值,而這些都不需要人工操作。現在廠區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負責日常巡檢以及與總部對接。”
北部水廠已經實現無人值守
北部水廠還是廣州首個基于5G工業互聯網的智慧水廠,借力新基建契機,北部水廠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依托5G通訊網搭建智慧生產平臺,實現5G安防、5G巡檢,賦能水廠智能化管理。為了保障供水安全,自來水廠的安防標準很高,現在當你進入北部水廠的那刻起,人臉識別的數據已經上傳到廠區的調度中心,依托廠區內設置的400多個監控攝像頭,人在廠區內的行動軌跡也能在進行實時追蹤。
北部水廠利用5G的低時延、大帶寬、邊緣計算等優勢,廠區5G智慧安防平臺可實現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管理、非法侵入位追蹤、無人機巡檢、AR眼鏡監測、遠程在線設備故障診斷處置、重點區域闖入預警,確保水廠生產安全。
“科技興水,智慧供水”,2019年1月,北部水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日增供水量60萬立方米,解決了廣州北部地區約150萬居民飲用水需求問題。北部水廠取水量豐富、原水水質優良的西江水為水源,緊隨未來水處理發展的趨勢,按“生物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排泥水處理”全流程工藝規劃,采用先進的第三代凈水工藝超濾膜處理技術,建成亞洲最大單一膜處理車間,出廠水水質100%達標,對接國際標準。
供水云平臺 智慧供水的“指揮大腦”
有了優質的自來水,如何更加智慧地輸送到千家萬戶?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著手建立廣州智慧供水云平臺,相當于智慧供水的“指揮大腦”,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致力于打造“廣州模式”的行業智慧供水規范,美國服務器,助推廣州建設幸福宜居文明城市。
在廣州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調度大廳,三大水源的水質、流量數據,中心城區8間水廠、36座加壓站、總長逾1萬多公里管網的運行情況,241個在線遠傳壓力監控點和155個在線遠傳流量計監控的供水壓力和流量數據信息,實時顯示在廣州智慧供水云平臺的大屏上,工作人員根據大數據監控分析各區域水量分布及使用情況,根據每日的供水峰谷情況合理調配進出水量,確保廣州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供水運行安全。
北部水廠先進的調度中心
在智慧供水云平臺上,供水各環節實現可視化、透明化管理。比如,當突發爆管,供水管網壓力發生突變時,平臺可實時預警,研判爆漏級別,自動生成并提供調度指令和輔助決策分析,幫助工作人員精準定位爆漏管網位置及周邊閥門數量、研判爆管區域影響范圍,助力工作人員快速響應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提升應急處置效率。同時,現場搶修情況畫面可通過視頻設備實時回傳至調度中心,讓后臺人員第一時間清晰、直觀地了解搶修進展情況,做好突發事件的部署、指揮、指導工作。
依托智慧服務平臺,廣州自來水公司在轄區范圍內推行供水網格化營運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供水營運效率和服務質量。供水網格化管理是以河流、鐵路、公路、街道作為劃分邊界,把整個供水范圍劃分四個分區共365個網格,平均每個網格的用戶數約6000戶,配置有相應的管理小組及網格員。供水服務網絡全面覆蓋轄區內1219個社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體系,網格管理小組與每個社區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充分發揮網格細小、與居民聯系更為密切的優勢,實現社區用水問題快速高效聯動處置機制,及時為群眾提供優質供水服務。
基層思考:廣州自來水公司信息部部長何立新
智慧供水將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