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隨著云計算進入到全面爆發的階段,企業級客戶對于云的接受程度正穩步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也正開始從傳統架構全面轉向云架構,這也讓混合多云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并采用。
可以看到,今天很多企業都已經將云戰略逐漸實現落地,并朝著多云架構演進,但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是,單一的云架構尚能應對,但企業采用混合云模式之后,其架構、應用和服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會快速上升,由此就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戴爾科技云平臺“應運而生”,它由資源平臺、數據平臺、創新平臺三大平臺組合而成,通過一致性架構、一致性管理和一致性服務,并基于機器學習的端到端監控管理,戴爾科技云平臺能實現三大平臺的自動化管理和運維,是真正的跨邊緣-核心-云企業級一致性的工業互聯網就緒平臺。
客觀的說,企業上云以及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安全,平滑,甚至潤物細無聲的轉變,而不是顛覆和打破重建。從這個角度來說,戴爾科技云平臺的三大平臺創新組合,不僅會讓中國企業通過上云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從天塹變通途”,也必將重構未來企業混合多云市場的新格局。
混合多云的六大挑戰
按照Gartner的數據,到2020年之后,超過90%的組織將利用混合云構建基礎設施。此外,第三方調查統計,目前大部分企業使用的云服務商超過3到5家,同時與單純利用公有云的方案相比,混合云還能夠幫助企業客戶提高2.5倍的業務價值,這讓混合多云成為今天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新常態”。
但也要看到,企業走向混合多云之旅是難以“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中主要面臨的挑戰包括六個方面,具體來看:
01開支泛濫
很多企業公有云的開支采購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采購的公有云資源往往是基于短期需求的,再加上不同業務部門都有各自的公有云的采購需求,這就導致了公有云資源的采購開支泛濫。02管理失控
今天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公有云服務商,由于各家技術路線不同,這就讓市場中出現了各種互不兼容的云管理平臺,而企業基于這些不同的云平臺去構建混合多云架構,不僅在技術上難以“兼容”,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03業務合規難保
隨著業務合規重要性的增加,企業越來越多的數據可能分布在不同的部署環境之下,有些部署在云下,有些部署在云上,這種“云上云下”的數據如何保證其業務合規,是困擾企業的重要難題。
04應用遷移周期長
今天很多云平臺都是基于開源技術搭建的,但由于生態的不成熟,美國服務器租用,導致集成難度頗大,包括如何讓運轉著的舊系統和新應用之間做到無縫的銜接,如何在不同架構之下實現平滑遷移,由此也增加了系統改造、軟件移植、數據遷移的成本、難度和安全風險。
05核心應用現代化難
今天中國企業往往存在敏態和穩態兩種不同的IT系統,其中“穩態”IT是指企業多年信息化積淀為基礎,實現穩定、安全和高性能的IT架構;“敏態”IT則需要借鑒互聯網前沿技術,構建敏捷、靈活和差異化數字化架構。
這兩種架構之間通常是涇渭分明的,但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相互融合的,因此,企業現有的系統其實是無法保證穩態+敏態混合多云的應用交付趨勢的。
06智能物聯升級難
工業互聯網是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的核心趨勢,但大部分的工業互聯網不是真正的跨邊緣-核心-云的架構,沒有辦法實現工作負載的雙向遷移,這樣也就難以實現動態的企業級一致性的穩定性,讓智能物聯升級變得十分的困難。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采用混合多云策略在給企業帶來眾多好處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包括開支泛濫、管理失控、業務合規難保、應用遷移周期長、核心應用現代化難、智能物聯升級難等挑戰。
因此,企業如何在實現混合多云策略的過程中,讓業務的影響及風險最小化、實現企業應用“平滑上云”,可以說已成為目前企業混合多云之旅中面臨的重大難題。
解讀戴爾科技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