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陸金所控股聯合全球知名科技商業智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發布《金融科技2020技術應用及趨勢報告》。報告復盤了過去五年人工智能、云計算、數據與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與變革,并預測了四類核心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未來應用趨勢。
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球范圍內金融科技行業投融資熱度五年來穩居前列。CB Insights數據顯示,金融科技行業融資活動和金額在2018年(包含)前一直處于快速上升趨勢,并在2018年達到金額和數量頂峰。
從地區分布來看,在相對較成熟的市場(如美國、亞洲、歐洲)中,融資活動逐漸趨于冷靜;而在新興市場,如南美洲、非洲、大洋洲,融資活躍度勢頭上揚。其中,美國和中國是表現最為搶眼的兩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在推出數量上表現亮眼:2017年以來,總部位于中國的15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公司通過IPO或并購交易退出,其中包括眾安保險(2017年)、趣店(2017年)、富途(2019年),以及2020年紐交所掛牌的陸金所。從行業分布來看,支付、保險科技、財富管理最受投資市場青睞。其中,支付吸引了金融科技投資者最多的興趣,借貸也一直保持熱度。
報告發現,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數據與計算四大底層技術正在分別引領金融行業三大應用趨勢,并在技術的交叉融合與應用發展中拉動金融行業演進。
談及金融科技行業未來趨勢以及對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的預期,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表示,“智能化在中國的發展才剛剛開啟,當前金融科技的市場規模僅占5%-6%,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亞洲服務器租用,未來五年內有機會躍升至去‘人工化’的智能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
陸金所控股首席技術官毛進亮則認為科技發展的最終目標必然是讓金融行業的服務成本下降,通過智能投研、智能投顧、智能營銷等個性化應用提供更加有溫度的智能解決方案,讓客戶享受便利。
,歐洲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