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網紅經濟成為異軍突起的新型經濟現象,網紅電商直播也促進了消費模式的迭代升級。
2020年7月,人社部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薇婭以互聯網營銷師的新職業身份出現在報告中。該報告顯示,新職業“互聯網營銷師”的人才需求缺口約為1000萬人,到2025年可達4000萬人。
作為網紅電商主播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謙尋電商主播薇婭一路披荊斬棘,從最初直播只有5000人觀看,到如今成為坐擁700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薇婭在接受中國科技新聞網專訪時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網紅經濟、電商直播的一些獨到觀點,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新型科技技術賦能直播行業的期待。
中國科技新聞網:了解到你之前曾開展了“薇婭魅力中國行”公益項目,進行了多場扶貧助農直播,請問你認為電商直播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優勢?與常規直播相比,助農直播與其他直播相比有哪些顯著的不同?
薇婭:優勢方面,首先直播助農可以擴大優質農產品的聲量。其實在我們國家的很多鄉村,都有很多非常好的農產品,只是不為人知,也沒有銷路。我們在做的“以買代捐”,就是通過直播的方式,讓廣大消費者知道這些農產品,并通過購買一起助力我們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當他們收到農產品覺得不錯,自然而然會去復購。我希望助農不止是一次買賣,而是通過直播間,云主機租用,給農產品打開銷路,讓農民伯伯知道什么是電商直播,還能讓他們實現持續增收。
其次,直播助農的過程中還能讓農產品進一步標準化。我始終認為,公益直播不僅僅是幫農民伯伯賣產品,更希望把電商直播的標準帶到那些鄉村地區,告訴他們現在的消費者更喜歡怎樣的商品,可以對農產品進行哪些改良,讓農產品更加標準化,希望就算不在我們直播間,這些農產品也能賣得很好。后來,我們也看到很多改變,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變成了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甚至成為了“爆品”,非常受大家喜歡。慢慢地,我們看到有很多人都加入到直播助農中來,農村也慢慢有了很多自己的電商主播,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電商直播背后的價值,我真的很開心。
此外,直播電商還能帶動產業集群化。一個地區的特色農產品真正通過市場檢驗后,就能從農產品變成了全國知名品牌,它成為了“爆品”之后,帶動的產業發展也會越來越多,包括物流、包裝等各個行業都會蓬勃發展,更多優質人才也會聚集到鄉村地區。
助農直播與其他直播的不同點是,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更多。首先,雖然是扶貧助農,但我們不會降低對產品的選擇標準。每場扶貧直播前,我和團隊都會對扶貧產品試用試吃,對產品質量、包裝、運輸、物流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考察。另外,對于有些貧困地區的產品,我們團隊還會根據自身積累的產品經驗給出改良意見,讓產品更貼合當下的市場需求。最終,產品符合標準后才會在直播間上架。因為扶貧不能僅僅靠愛心,而是“我的商品是真得好”,這樣即使把它拿到市場上跟所有品牌擺在一起賣,也有競爭力。
中國科技新聞網:聽說你第一場直播的時候觀看人數只有5000,如今你已擁有數千萬粉絲,在這過程中,你覺得秘訣是什么?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故事給我們分享一下?
薇婭:我覺得秘訣的話,首先需要發自內心的熱愛。在我看來,只有足夠熱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把這份事業做到極致。這幾年,直播間是我待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我每天花時間、精力最多的地方,因為我真的很熱愛電商主播這個工作,也正是這份熱愛,讓我有動力持續探索電商直播的可能性。
其次就是專業和誠信、真誠。因為電商直播行業作為一種新經濟業態,本身就是一種信任經濟。作為電商主播更應該誠實守信,做好選品,保證好商品品質,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實事求是地介紹產品,同時不斷完善售后服務,對粉絲、消費者負責,才能不斷吸引消費者來我的直播間。
最后,還需要堅持。我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堅持直播,我常說,“一夜成名的故事發生在一千夜之后”。我想,正是大家一直以來的堅持,才讓更多人看到了電商直播蘊含的商業可能性和社會價值,才對我們這個行業更加的認可。
我的粉絲叫“薇婭的女人和騎士”,我們相處很隨心,就像朋友一樣。有次我停播,和家人去看電影,在電梯碰到粉絲,他們就很自然說“薇婭,你今天不直播啊?”我覺得很親近,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