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156億美元,同比增長62.3%,增速超過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區域,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云計算市場之一。政府與企業龐大的上云需求不斷刺激國內市場增長,國內的云廠商也迎來了絕佳的增長空間。
近日,阿里云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與此同時也透露了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力點:拓展政企市場。此外,公開信息顯示,騰訊云、華為云、百度云、天翼云等云計算巨頭,同樣在構筑政企市場的競爭壁壘。
阿里云亮出三張“王牌”
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圍繞政企服務,今年阿里云加碼投入三個方面:做好服務、云釘一體、數據智能,這也是阿里云服務政企市場亮出的三張“王牌”。
張建鋒稱,今年在“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做強生態”戰略基礎上,新增“做好服務”,要建立一支中國最大、最好的數字化服務團隊。同時,加速推進云釘一體,打造最繁榮的企業應用開發平臺;培養更多深入各行各業的算法工程師,釋放數據智能紅利。
“過去十多年,我們做了非常完整的布局,更不缺技術領先,今年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技術走向更多行業、更多企業。”張建鋒說。
他認為,云計算從單一的計算已經變成體系化的創新,阿里云不僅是一家云計算公司,更是數字化轉型的服務提供商,提供了整體的數字化能力。這些能力需要更專業、更本地化,加快技術和產業融合。
張建鋒說,“如果今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服務。技術能贏得客戶的信任,但服務能永續這份信任。我們的團隊希望成為中國數字化轉型的火種,希望每做一個項目,不僅是為客戶交付一個項目,更是沉淀一套體系、為客戶留下一支隊伍。”
據了解,近期阿里云完成了新一輪組織升級,將更多服務團隊下沉到行業和區域,香港免備案主機,做到隨時隨地在客戶身邊,與客戶共同成長。
這是阿里云打造中國最好數字化服務團隊的一項努力。此外,阿里云還對行業進一步細分,為政企客戶提供更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
張建鋒認為,在行業層面,阿里云要代表最先進的行業生產力,幫助客戶創造價值,“不能通過價格戰做低水平競爭,要做數字化里的先進生產力,創造價值才是重點。”
阿里云具備的核心能力,為政企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當天,阿里云發布了“飛天技術服務平臺”,可向客戶提供更全知更智能的運維服務體驗,50%的故障提早發現,故障平均修復時間縮短63%,事務性的操作減少98%。
云計算巨頭聚焦政企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中,阿里云占據了40%份額,與后續的華為云、騰訊云等巨頭保持一定的份額優勢。
當然,排名領先也意味著會成為后續順位廠商的超越目標,這在政企市場中尤為明顯。公開信息顯示,騰訊云、華為云、百度云等云計算巨頭,同樣在構筑政企市場的競爭壁壘。
百度云強調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加速在金融、工業、農業、零售、服務等領域的布局。
騰訊云則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與產業場景相結合,針對性地面向金融、教育、醫療、零售、工業、交通、能源、廣電等政企細分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其數據顯示目前共服務超100個國家的數百萬客戶。
在華為中國生態大會上,華為終端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再次帶來了豐富的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華為推出的“協同辦公”方案,形成智慧辦公的超級終端,提升企業辦公效率。同時,基于智慧屏產品打造的遠程會議解決方案中內置華為云會議系統,支持1080P高清視頻通話、智能人像追蹤,兼容支持智慧屏、手機、PC、專業會議終端互通視頻通話等。
而一向扎根政務云市場的代表浪潮云則選擇了基于分布式云的轉型戰略。浪潮云董事長肖雪指出,當前無處不在的計算已延伸到數據末端,對于數據采集有了新的能力要求,浪潮云也由過去以數據計算和數據應用為主,向數據采集、數據計算、數據應用一體化進行
轉變。
據悉,浪潮云日前正式發布的“1231”業務戰略,正是以上述分布式云為基礎,致力為客戶提供云網邊端融合、云數智融合、建管運融合的全棧云服務,構建零信任的云數安全體系。“云是一個服務,客戶希望服務是完整的,云廠商也應該提供更完整的服務。”肖雪表示,這是浪潮云的目標。
天翼云承建11個省級政務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