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和滿足群眾需求,今后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建設一個綜合性、全開放、高效率、可以實現“問需于民”的大數據中心。
建設 “問需于民”的大數據中心,實實在在地針對群眾關心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精準施策,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推動富民目標的實現。
一是由省級政府牽頭建設中心系統平臺
遵照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的文件要求,充分利用江蘇省現有的企業和政府數據中心,統籌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數據基礎設施和區域性、行業性數據匯聚平臺。普通百姓和企業,都可以通過它反映自己的需求,并能得到及時滿足或反饋。還可在“中心”上進行 “民需”工程的招標和采購工作,為企業提供商機。運行成熟后,再在其上添加 “問政于民”、“問計于民”的功能,最終建成完善、高效的電子政務大數據中心。
二是各級政府盡量在轄區基層滿足“民需”
對于“中心”匯集“民需”的處理,可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以行政管轄范圍為依據,由省委省政府親自或委托相關部門,優先由街道、社區及村部落實解決,解決不了的,向區政府、鄉鎮政府等上一級政府反映,再解決不了,directadmin安裝 directadmin漢化,就向更上一級政府反映,直至匯總到省委省政府。
要放低姿態,用親民的態度在“中心”平臺上與群眾溝通,鼓勵、引導百姓用正確的措辭和方式上報“民需”,并及時進行針對性反饋。用關心、愛心和耐心,疏導群眾的焦慮。
三是注重對“民需”大數據的匯總、分析和使用
成立“民需”研究智庫,對“中心”搜集到的“民需”大數據,進行匯總、分類、甄別、篩選、研究,實事求是地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相應的建議或方案。省委、省政府要對“中心”匯總上報的數據,進行分析提煉,香港網存空間 北京主機,并參考“民需”研究智庫提出的相關建議和方案,將其中關乎“民需”的共性問題,納入每年的保障改善民生十件實事中加以妥善解決。
要充分依靠“民需”研究智庫和中心的運行,真正做到疏通和拓寬“民需”反映渠道,主動關心百姓所需,準確把握社情民意,堅決杜絕對“民需”信息的堵、封、瞞、蒙、鈍等不良行為。
四是設置監督機構參與督查推動落實
建立有效互動回復機制。對于百姓反應的每一個需求,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針對性回帖。回帖要淡化“官方”色彩,力求實事求是,避免空話、套話。
要建立定期聽取匯報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應定期聽取“中心”工作人員匯報民需匯集工作。相關的負責領導,最好可以定期通過“中心”后臺,親自聽取百姓需求,直接與百姓交流,真誠幫助百姓解決困難,并通過媒體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