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不斷變化,而且對于企業運營來說,網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更靈活更快速地響應和提供核心業務服務。
而軟件定義網絡(SDN)則是滿足這一需求的解決方案,它允許企業從集中式控制臺快速配置新網絡和交付服務,抽象出基礎網絡基礎設施。通過利用虛擬化技術以及自動化,SDN現在可幫助企業加強超融合基礎設施和現代數據中心。
SDN在抽象化較低水平功能方面帶來很大優勢,然而,在日常網絡操作中它也帶來一些問題。向SDN轉移無疑是必要的舉措,但在初始配置和部署后以及當運營團隊接管網絡運行時會發什么什么?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面臨的困難以及企業可如何加快運營速度以確保更好的轉移到SDN.
抽象化是雙刃劍
對于SDN,抽象化是一個關鍵的好處,因為它可最大限度減小復雜度,但前提是網絡可順利運行。然而,任何IT認識都知道網絡通常無法穩定運行。在混合網絡時代,SDN架構與傳統MPLS網絡結合,舊基礎設施的復雜性仍然存在,而與SDN基礎設施結合則創造出更為復雜的環境。
例如,數據中心可運行數百個應用程序,而單個配置可能會造成網絡混亂。通過為應用程序流定義SDN覆蓋結構以及抽象化網絡級復雜性(顯示路由器、防火墻和負載均衡器如何連接以及流量如何傳輸),當遇到問題時,確定潛在問題變得更具挑戰性。這是配置錯誤嗎?如果是,哪部分呢?這是服務器問題嗎?在路徑中是否有防火墻阻止流量?應用程序或者網絡有問題嗎?抽象化使得這些問題難以回答。
這就像Windows和Linux,Windows易于使用,因為它將操作系統抽象為用戶看到的美觀的GUI.而Linux就像是一個開放的盒子,你可以深入了解細節。但是,如果Windows中出現問題,我們很難知道哪些發生了錯誤——可能問題發生在注冊表的堆棧中。而對于Linux,你可以看到整個堆棧。雖然在網絡配置和部署期間SDN抽象化可隱藏復雜性,但這給正在進行的操作帶來復雜性。這就是雙刃劍。
終端到終端可視性的需求
這正是終端到終端網絡可視性至關重要的地方。在SDN方面,網絡團隊需要抽象化到應用為中心世界的可視性,并將其與網絡為中心世界所需的深度可視性進行平衡。不幸的是,吉隆坡服務器 大馬伺服器,網絡團隊幾乎不可能通過當前的映射技術快速和輕松地可視化其混合環境。例如,在最近的NetBrain調查中,87%的網絡工程師主要依靠手動技術(例如Microsoft Visio)來創建和更新網絡圖。更糟糕的是,58%的工程師表示網絡圖在創建好時就已經過時。
這里就需要自動化技術。通過自動化網絡發現和映射流程,企業可通過更好地了解為特定應用程序配置的接口、防火墻組合,以獲得對混合基礎設施的可視性。在混合環境中,路徑可視化變得混濁,但自動化發現和網絡映射可幫助工程師獲得清晰的路徑可視性,包括從非SDN環境到SDN環境。
轉向靈活的網絡運營
除了終端到終端可視性,在轉向SDN時,自動化網絡操作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種自動化,網絡團隊將需要通過CLI(命令行界面)管理復雜的網絡,這樣既痛苦又低效。在我們的調查中,43%的工程師表示,通過CLI進行故障排查花費太多時間,而且這是針對傳統網絡。對于SDN,這樣會更加復雜。例如,域名注冊,通過SDN架構、防火墻和負載均衡器知道端點組如何相互連接,并在逐個場景中手動進行故障排查,這就像海底撈針。
基于SDN的動態性質以及其提供的規模,網絡診斷和故障排查等自動化流程在混合環境中比在傳統網絡環境更為重要。這也使得具有良好SDN策略的企業同時自動化網絡文檔和故障排查,以提高可視性和效率。此外,通過部署這些自動流程或者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統,網絡工程師可進一步可視化和診斷Angler問題,而無需人為干預。這才是真正的靈活網絡運營。
打開視野
在不久之后,轉移到SDN將不再是一個選擇,終端到終端網絡可視性將是這種轉變的關鍵推動因素,以幫助在物理和邏輯環境實現更精簡的故障診斷和操作。然而,業界在很大程度上對這些需求視而不見。目前大家對SDN的關注仍然主要圍繞配置和部署自動化,雖然這非常重要且可提供更靈活的網絡服務,但這沒有解決工程師每天都面臨的真正的痛點問題。最優秀的企業不只是考慮配置和部署,他們開始轉向后面的操作,其中跨SDN和非SDN環境管理日常運營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