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更換辦公地址的時候,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搬遷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搬遷可不是搬家那么簡單,是否能順利搬遷,將成為保障企業業務連續性的關鍵要素,IDC數據中心的選擇過程將圍繞最適合環境的變量展開,如何定義需求、選擇合適的IDC提供商及協商實際遷移到新空間的細節等因素,都需要進行嚴格地評估,下面看看從預置的數據中心遷移到IDC數據中心注意事項。
數據中心遷移常見的問題
(1)領導不明確
在規劃階段最常見的錯誤是未能建立明確的領導。這意味著在遷移過程中的各個階段中要確定誰負責明確的溝通,帶領團隊。在一個單一的部門,默認情況下會采用代表他們最佳利益的領導方式。該項目負責人必須公平公正,他需要理解并準確地反映了每個團隊的目標和成功的標準。這個人還必須有要求很好的執行權力和溝通技巧,以保持每個人致力于實現同一目標。
(2)缺乏一個完整的基礎設施評估
在探索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基礎設施評估。特別是對于每個機架和每個設備的文檔和其相關聯的應用程序。這一評估應該注意所有的東西,包括物理和虛擬設備,網絡設備,網絡拓撲等,不要因為沒有這些設備而走捷徑,遷移太多的信息遷移。
提示:包括評估業務和技術的相互依存關系。例如,應用程序,網絡和數據庫服務器等相關的應用程序必須作為一個包進行遷移。
(3)低估遷移時間
在實際的遷移過程中,一個常見的錯誤是沒有設定現實的時間預期。生產遷移本質上比測試遷移要慢,因為它們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注細節。
提示:使用測試遷移來評估實際遷移時間。你會驚奇地發現一些應用程序需要多長時間。不要期待遷移過程會為此等待。
(4)進行設置,香港站群服務器 美國服務器,(實際上)卻遺忘
在新的基礎設施管理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是擁有“設置(實際上)卻遺忘”的心態。每個人都很興奮,恨不得立即著手遷移。這時要確保技術和業務穩步進行,而不要遺漏任何細節。
提示:在完成遷移后,在48小時內至少花費一些時間進行主動監測和支持。
(5)認為大功告成
在規模階段最常見的錯誤,就是認為現在大功告成,而失去了動力,這些話可能會在遷移的過程中,超出了企業設置年度計劃,維持季度審查,并制定特設的基礎設施需求的計劃。
企業剛剛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一個艱難的過程中。現在不要因為遷移已經結束,就失去動力或不再關注細節。這不是為數據中心遷移的唯一模式,而這些肯定不是唯一的錯誤的人做。這并不是數據中心遷移的唯一模式,當然這些錯誤并不是人們所犯的全部錯誤,還會有其他的錯誤發生。這里最重要的是在不斷更新流程中,企業的技術、操作要求,以及經驗都在發生變化。
預置的數據中心遷移到IDC數據中心,幾個關鍵注意事項:
(1)位置(物理位置和IT人員的位置)
就像在房地產市場選房一樣,選址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就IDC提供商而言,選址意味著該地區能夠提供的資源,位置對數據中心資產的安全性及良好的可用性有很大的影響。應該考慮到當地氣候 (洪水、極端溫度波動、風暴頻率及強度)、地震歷史和關鍵基礎設施(如線路、道路及機場)的可用性。對于必須更嚴格遵守法規(如金融行業)的行業,可能會禁止在國際甚至國家邊界地區為客戶提供存儲數據的業務。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支持員工。無論是否保留自己的員工,還是讓IDC提供商提供人員維護,都需要了解IDC對人員安排。雖然一些IDC租戶仍然可以保留現場的IT人員,其他租戶則完全將其作為合同的一部分進行外包,在進行下一步計劃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個檢測程序的計分卡,目的在于盡可能減少潛在供應商,這對于租賃IDC空間的客戶而言是個中肯的建議。
(2)冷卻系統運行情況
獲得固定電力來源之后,IDC空間中冷卻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在優化冷卻成本和效率方面,電源使用效率(PUE)是至關重要的。PUE可以顯示與機架交付電力有關的支出費用是多少。理想情況下,租戶只需將功耗(計量的)乘以PUE系數,以表明冷卻所需的額外功率。尋找使用混合冷卻技術(例如,利用自然冷卻)IDC,保障制冷系統的冗余。
(3)擁有DCIM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