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企業業務的運營過程中,為了優化性能,IT部門應該評估其首要任務,確定如何選擇服務器,并創建最高效的工作負載。
服務器是現代計算的核心。但是,圍繞著“如何選擇恰當的服務器來承載企業工作負載”的這一問題,有時往往會對企業的管理者們造成一系列硬件選擇方面的困惑。盡管當前借助完全同樣、虛擬化且集群化的白盒系統來填充數據中心,并管理任何工作負載已經成為了可能,但云服務正在改變企業如何運行應用程序的方式。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在公有云服務中部署工作負載,本地數據中心需要更少的資源來托管仍在企業內部部署的工作負載。這促使IT和業務領導者們需要從日漸縮小的服務器規模中尋求發掘出更多的價值和性能。
今天,廣泛普及的白盒系統正受到由服務器特性所帶來的新一輪的專業化挑戰。一些企業組織正在重新發掘一臺服務器可能確實適合所有應用場景的概念。但是,您企業其實可以選擇甚至定制服務器群集硬件,以適應特定的使用類別。
虛擬機整合和網絡I/O增加了優勢
服務器虛擬化的一大核心優勢是能夠在同一臺物理服務器上托管多臺虛擬機,以便利用更多的服務器可用計算資源。虛擬機主要依靠服務器內存(RAM)和處理器內核。由于企業可以將虛擬機配置為可以使用范圍廣泛的內存空間和處理器內核,因此也就無法精確的確定既定服務器上可以托管的虛擬機的數量。但是,服務器上的經驗法則包括選擇一臺具有更多內存和處理器內核的處理器,這通常允許更多的虛擬機可以托管在同一臺物理服務器上,進而有助于提高整合性。
例如,一款戴爾/EMC PowerEdge R940機架式服務器可以托管多達28個處理器內核,并提供48個雙倍數據速率4(DDR4)雙列直插式內存模塊(DIMM)插槽,最多可支持6 TB的內存。一些企業組織可能會選擇放棄單臺機架式服務器,而偏向于選擇采用刀片式服務器作為替代,或者作為超融合基礎架構系統的一部分。用于高級虛擬機整合的服務器還應該包括彈性服務器功能,美國抗攻擊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如冗余熱插拔電源,以及DIMM熱插拔和DIMM鏡像等彈性內存功能。
關于如何選擇一款服務器以實現高度整合的目的的次要考慮要素是對于網絡I/O的更多關注。企業工作負載通常涉及交換數據,訪問集中式存儲資源,通過LAN或WAN等與用戶接口。當多臺虛擬機嘗試共享相同的低端網絡端口時,可能會導致網絡瓶頸。整合的服務器可以從快速的網絡接口中受益,例如一款萬兆以太網端口,但選擇具有多個1 GbE端口的服務器通常則更為經濟,更靈活,故而可以將其整合在一起,以提高速度和彈性。
上圖:在選擇一臺服務器時,企業需要根據具體用例來評估某些功能的重要性。
容器的整合推動了服務器的選擇
虛擬化容器代表了一種相對較新的虛擬化方法,其允許企業的開發人員和IT團隊將應用程序創建和部署為打包的代碼和依賴在一起關系的實例——但容器共享相同的底層操作系統內核。容器對于高度可擴展的基于云的應用程序的開發和部署非常有吸引力。
與虛擬機整合一樣,計算資源將對服務器可能承載的容器數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用于容器的服務器應提供足夠數量的RAM和處理器內核。更多的計算資源通常會允許更多的容器。
但是大量的同步容器會給服務器帶來嚴重的內部I/O挑戰難題。每個容器必須共享一個通用的OS內核。這意味著可能有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容器試圖與同一個內核進行通信,導致操作系統延遲過大,從而可能影響容器的性能。同樣,美國抗攻擊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容器通常作為應用程序組件部署,而不是完整的應用程序。這些組件容器必須相互通信,并根據需要進行擴展,以提高整體工作負載的性能。這會在容器之間產生巨大的——有時是不可預測的 ——API流量。在這兩種情況下,服務器本身的I/O帶寬限制以及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效率都會限制服務器可能成功托管的容器的數量。
當許多集裝箱化的工作負載必須通過局域網或廣域網與服務器之外進行通信時,網絡I / O也可能造成潛在的瓶頸。網絡瓶頸可能會降低對共享存儲的訪問速度,延遲對用戶的響應,甚至導致工作負載錯誤。考慮容器和工作負載的網絡需求,并為服務器配置足夠的網絡容量——既可以是一個快速的10 GbE端口,也可以是多個1 GbE端口,這些端口可以集中在一起,以提高速度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