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軟不小心又搞了個大新聞,在蘇格蘭海岸線附近的水域中實驗性地部署了一個水下的數據中心。這是數據中心首次部署在海底,這個數據中心被設計成集裝箱樣式,然后被放在海平面117英尺之下的巖質海床,之后海底數據中心通過鋪設的海底電纜與陸上操作中心相連。
怎么看起來就像是個水桶!
里面的真面目
到底什么是數據中心呢?
數據中心就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internet網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簡單來講就是數據中心大概就是一個有龐大數量的服務器(計算機)放在一起,提供運行應用來處理商業和運作的組織的數據。
大家可能為問數據中心難道建在哪里不都一樣么?
要保證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需要不間斷的供電,同時在服務器運行的時候會散發出大量的熱量,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散熱,這樣一來由于散熱所帶來的能源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域名購買 directadmin購買,長期下來,電費可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為了解決散熱這個問題,工程師們可以說是想了很多的辦法。
接下來我們看看各大互聯網巨頭,是怎么做的。
Facebook:
Facebook公司位于瑞典呂勒奧的數據中心
Facebook公司建立在歐洲最大的數據中心,這個數據中心距離北極圈只有70公里。占地面積有6個足球場那么大。Facebook公司稱據自1961年以來,呂勒奧的氣溫高于30度的時間不超過24小時。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效率高了10%,同時還可省下40%的電能。這樣就節省了一大筆錢。同時由于可以依賴地區電網,Facebook數據中心使用的備用發電機比美國少了70%,這也是一大優勢。
巨大的風扇,將外部的冷空氣吸入來散熱
阿里巴巴:
這個是阿里巴巴位于杭州淳安縣的千島湖數據中心,千島湖地區年平均氣溫17度,深層湖水的水溫常年恒定,所以千島湖數據中心因地制宜采用湖水制冷。據工作人員介紹,深層的湖水(35米以下的湖水)通過完全密閉的管道流經數據中心,幫助服務器降溫,再流經2.5公里的青溪新城中軸溪,作為城市景觀呈現,自然冷卻后最終潔凈地回到千島湖。
騰訊:
騰訊是把數據中心建在了山洞了,香港服務器租用,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坐落在貴州省貴安新區,總占地面積約為七百多畝,隧洞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未來將用于存儲騰訊最核心的大數據。以后你的手機上的所有騰訊的信息都可能是存儲在這里。為什么建在這里呢?第一,安全性,地理位置安全隱蔽。 第二,多山地貌。山能構筑一個強大的外殼。 第三,氣候條件適宜。山洞溫度低,周邊水電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