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國際銀行希望能夠從其全球數據中心備份和恢復數據,為此,VPS,這家銀行認為需要建設另一個與現有數據中心設施不太接近但也不太遠的數據中心。而該銀行已經擁有一個數據中心。
然而由于其現有的數據中心并沒有滿負荷運行,行業專家認為沒有必要投入巨資建設新的數據中心。那么這家銀行應該做些什么呢?除了專注于現有的資產以外,同時還在工作流程方面與主要合作伙伴進行協作,可以使用新技術安全地管理其私有和敏感的數據。
那么,這家銀行應該建立一個僅用于災難恢復的數據中心嗎?通常為了確保業務連續性,至少需要三個用于災難恢復的站點,這些站點相距甚遠,并且不是在同一個地理環境中。人們也許對英國航空公司(BA)在2017年5月遇到的麻煩記憶猶新,其數據中心故障導致該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數千名乘客滯留,由于網絡癱瘓,導致乘客無法登機。
英國航空公司將這起事件歸咎于電力故障,據說是其在倫敦數據中心電力中斷引發的故障。許多人質疑這種解釋是否準確,而該公司表示是因為工作人員誤操作,關閉了電源開關。無論其原因如何,該公司的停機時間至少影響了75,000名乘客的旅程。
英國航空公司(BA)在此次事件中損失了大量收入,增加了人員成本,并面臨賠償要求,以及監管機構的罰款。在聲譽受損外,英國航空公司付出了1.5億美元的直接成本,而這是組織必須立即實施災難恢復計劃的原因。
自我保護
金融服務業也面臨著聲譽受損、客戶不滿、收入流失等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當數據泄露發生時,監管機構將會處以巨額罰款。然而,在對備份、存儲、災難恢復和數據加速進行投資的同時,對這些機構的IT基礎設施進行定期審計,并將重點放在預防而不是事后處理上,將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此外,如果銀行或其他金融服務機構未能對其數據及其IT基礎設施進行審計,那么將如何能夠有效和安全地使用已有的數據?
隨著金融服務機構在數字化轉型和數據管理面臨日益增長挑戰的影響,很多組織熱衷于使用新技術,而很少考慮如何提高其已有的效率和利用率。例如,優化廣域網可以顯著改善潛在的數據傳輸。但是隨著數據量的增加,這種技術不再滿足快速、安全地傳輸豐富、壓縮和加密數據的要求。
組織與其投資新技術,VPS,不如利用已有的技術做更多事情。通過采用新的數據加速解決方案,使用機器智能來解決難以捉摸的數據傳輸延遲。通過加快數據分析,組織可以充分利用實時數據分析,從而及時準確地進行大數據分析,解決延遲,并大大提高網絡性能。
正常運行時間和用戶體驗
隨著數字和移動銀行應用的變革,像桑坦德這樣的全球性公司通過舉行遠程視頻會議來安排抵押貸款,了解維持高水平的正常運行時間和堅實的用戶體驗的必要性。金融服務機構必須定期研究和評估客戶如何受到給定場景的影響。企業和消費者在經歷更多的延遲或無法輕松訪問賬戶的情況下希望改變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投資新的數據中心是組織維持業務和服務連續性的正確方法。
重要的是要理解為什么組織認為需要采用最新技術,需要考慮采用新技術是否能帶來最大的投資回報。然而,由于WAN的限制,不完全使用的技術比完整的投資回報率(ROI)提供的要少得多。
只有通過定期審核來支持正確的技術選擇,才能實現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這是為什么?因為可以節省時間、資金和資源。審計還使人們能夠充分利用其組織已經擁有的專業知識,特別是考慮到云計算和IT安全等領域的技能短缺。審計還應考慮外包數據管理是否真正是管理IT基礎設施的最佳選擇。
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經常處理和保存高度敏感的數據,因此他們希望盡可能多地保留內部資源,也許使用私有云。人們的誤解是采用云存儲并不能保證數據安全。
因此,審計必須測試金融服務組織的IT安全性,并且應該包括員工培訓以防止勒索軟件和網絡攻擊。同樣重要的是需要測試和規劃備份和災難恢復,以確定在數據中心故障(如BA)或勒索軟件事件發生時無縫運行能力的弱點。
了解自己的資產
組織可以通過了解業務內容以及使用量和評估剩余容量來充分利用現有資產。如果能夠提高現有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的效率,或者提高投資回報率,則可以投資新技術。例如,數據加速解決方案是一項創新技術,通過減少數據和網絡延遲以及減少數據包丟失,可以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完成更多工作。它可以讓組織在保護業務、客戶、品牌、時間和預算的同時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