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高密度數據中心評估超融合基礎設施
雖然當前企業數據中心所采用的服務器機架密度的大幅上升對于超大規模的提供商們來說似乎不成問題,但這的確給企業客戶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如下,我們將幫助您了解超融合系統如何為企業提供幫助。
現代化的IT設備可以在更小的操作空間內處理更多的工作負載,但這些功能特征在為企業數據中心帶來了相應好處的同時,也給某些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難題。
充分了解其平均工作負載的超大規模云提供商們可以輕松的構建密集的計算平臺。當平均工作負載實際上是來自龐大用戶群中的數百萬個不同工作負載時尤其如此,例如對于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和微軟Azure等云服務提供商;或者是一組可預測的工作負載亦是如此,例如那些在Netflix,Facebook或Twitter上運行的工作負載。使用大量計算,存儲和網絡節點的單一邏輯平臺很容易為這些提供商所創建,因為這是一種千篇一律的方法;當AWS需要添加額外資源時,涉及的系統架構很少。
但是,對于那些擁有自己專用IT平臺的企業組織來說,支持高密度數據中心更具挑戰性。例如,一些企業組織組織通常并不會將數千臺服務器作為支持所有工作負載的單一邏輯平臺運行。相反,他們很可能采用的是每臺服務器負責運行一款應用程序或群集模型的模式;承載一個或多個工作負載的虛擬化服務器;以及通過動態資源共享承載不同工作負載的私有云。
慶幸的是,現如今,超融合基礎架構(HCI)提供了一種更好地支持高密度數據中心的方法。
小心謹慎的評估HCI
HCI供應商們設計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組件,以最低的成本協同工作,并提供足夠的冷卻,使企業組織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支持高密度數據中心。但是,其在電源,冷卻和工作負載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的挑戰。
電源和冷卻方面的挑戰相當容易解決。標準畫的配電系統可以支持數據中心設施中的大多數HCI系統。但是,如果您企業想要構建支持高性能計算(HPC)的平臺,其功率密度可能會超過現有的分發功能,那么您企業將面臨困難。您需要確定設施中擴展的電力和冷卻能力是否值得投資,或者主機托管設施是否能滿足這些新要求。
解決復雜的工作負載的能力更加困難。如果您企業有直接應用于平臺的應用程序,對分配給它們的資源進行硬分區,并且像傳統IT模型一樣,請謹慎小心的進行規劃,以便為峰值工作負載留出足夠的空間。
當您在使用應用于虛擬機的應用程序時,請務必記住:每臺虛擬機都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它承載著一大堆資源匱乏的服務。容器作為虛擬機共享了許多相同的服務,因此允許在既定平臺上運行更多數量的容器,而無需執行相同功能的虛擬機。
那么,企業客戶究竟應該在既定的HCI平臺上運行多少臺VM或容器呢?請務必對供應商們給出的數量保持高度警惕,因為他們用來收集這些數量的工作負載通常是一般化和基本的。例如,銷售專注于虛擬桌面基礎架構系統的HCI供應商可能會聲稱可以在其系統上運行多達200款桌面基礎架構。但事實很有可能是:當桌面基礎架構沒有多個操作系統且用戶不需要每天同時登錄時,情況才可能是這樣的。
故而企業客戶需要尋找那些將HCI系統作為概念驗證運行的供應商,以便允許您企業將自己的工作負載放到他們的平臺上,并應用合成工作負載來衡量其平臺究竟可以承載多少真實的虛擬機或容器。
如果您企業選擇構建自己的高密度平臺,請聘請經驗豐富的系統架構師,他們可以確保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得到精準的平衡,并且可以很好地協同工作。但是,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才很難聘請到;另一個原因是,除了HPC之外,對于高密度數據中心來說,HCI比企業自己構建的方法更好。
二、如何說服企業高管們亟待部署HCI產品
您的企業是否考慮遷移到HCI?如果是的話,那么您將需要評估可擴展性,自動化和成本問題,并準備好與貴公司的高管們進一步探討,以充分實現HCI的益處。
數字化、業務中斷和市場轉型都是當前IT業界的流行術語。但是,不管這些相關概念如何炒作,其背后都蘊含著一個簡單的目標:更快地構建和運行計算資源。
超融合基礎架構(HCI)使企業的IT團隊更接近這些目標,但高昂的前期投入成本和企業內部的組織方面的障礙往往妨礙了企業很好的實現這一跨越式的發展。畢竟,說服企業高管們積極的投資超融合環境或HCI產品并不總是那么容易,因此建立一個對您企業業務有利的強大商業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建議您不妨從如下三個具體項目來與貴公司的高管們展開探討吧。
1、強調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