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機房作為公司內部一個重要的領域,如何保護好機房安全性能非常的重要,微模塊機房是數據機房時代化進步的選擇。而模塊化數據機房,是將大型數據中心分割成若干個獨立區域(獨立模塊),各個區域的建設規模、功率負載、資源配置等均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隨著IT設備需求的不斷發展,可以通過不斷增加獨立模塊,按需逐步建置,從而實現快速建設,快速復制已有的數據中心。
根據需求與低投資、高回報之間的矛盾,滿足未來的云計算、虛擬化、刀片式服務器等高密低耗、快速部署、靈活擴展的需求,有效地提高數據中心的工作效率,控制投資成本,滿足300m2以下數據機房快速部署的需求,才推出模塊化數據中心機房。模塊化數據中心是一套完整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集機柜、配電、制冷、監控、綜合布線、消防等系統于一體,實現了供電、制冷和管理組件的無縫集成。使模塊化數據中心實現智能、高效的運行,讓客戶花費最少的投資,獲得更多的收益,從而降低運營費用。
模塊化數據中心可應用于面積50m2~100m2的中小型數據中心機房內,支持水泥地面安裝和架空地板安裝。模塊化數據中心組建快速靈活,可按需部署,建設周期比傳統機房縮短50%,模塊化數據中心主要應用于傳統數據中心機房的局部高密部署和中小型機房的快速建設。
模塊化機房建設模式相較傳統建設模式具備了更多優勢,在滿足客戶業務需求的同時創造更多價值,成為未來數據中心建設模式的新標準與方向標。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模塊化機房建設與傳統建設的區別,供大家參考。
一、傳統數據中心面臨的問題:
1、建設周期長
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周期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通常將數據中心的基本建設周期細分為決策階段、實施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投產竣工階段,整個建設周期大概在400天左右。
2、擴展性差
擴展能力對于適應性就十分重要了,基于對未來業務需求的分析,根據最壞的情況來規劃系統容量,然而他們卻無力預見3到4年以后的情形,因此造成了過度建設。
3、能耗高
巨大的電力損耗數據中心的運行需要大量的電力,傳統建設沒有很好地考慮用電、制冷、氣流管理的問題,很多數據中心的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指標)偏高,采用常規意義下的可靠性較高的環境動力設備,但這些設備往往效率較低,數據中心的PUE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這意味著數據中心所使用的能源約有一半消耗在IT負載上,另一半消耗在包括電源設備、冷卻設備和照明設施在內的網絡關鍵物理基礎設施上。
IT運維正面臨諸多問題,深陷服務質量低下的困境而無法自拔:粗放式運維,資源臺帳不清;加上運維人員交替,運維人員并不了解所有IT資源,管理更無從談起;缺乏統一的服務接口人,故障響應和故障處理跟蹤出現混亂;系統運維優化需要IT人員積累大量的數據和報表進而得出結論,而日常的IT運維管理難以有效統計這些數據。
二、微模塊數據中心優勢
1、快速部署、縮短建設周期
微模塊數據中心加快規劃與設計速度,可根據設計目標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統結構,微模塊批量生產可以實現現貨供應,因而提高了交貨速度;標準化的連接方式可減少現場配置與連接的工作量,加快安裝速度;微模塊數據中心建設周期可大大縮短,傳統數據中心實施階段需要7-8月,采用微模塊建設縮短至2-3個月。
2、方便擴展、分期建設
采用微模塊的架構,數據中心可以逐步增加,因而可使從1個微模塊到幾十個微模塊根據需求分期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任何大小的IT空間的配置達到最佳狀態。微模塊數據中心方案顯著降低了數據中心在使用壽命期間的成本。
3、標準模塊、穩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