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基于 STP 備份設備和鏈路方案已經不能滿足數據中心規模、帶寬的需求,并且STP 協議幾秒至幾分鐘的故障收斂時間, 也不能滿足數據中心的可靠性要求。 因此, 需要能夠有新的技術, 在滿足二層網絡規模的同時, 也能夠充分利用冗余設備和鏈路, 提升鏈路利用率,而且數據中心的故障收斂時間能夠降低到亞秒甚至毫秒級。
服務器高可用集群
數據中心二層互聯的關鍵因素就是如何提高可用性。 提高 HA 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設計備份鏈路、 備份節點。 如果結合提高互聯帶寬的需求, 則建議設計負載分擔的互聯路徑,在提高互聯帶寬的同時,也能夠保證系統異常時能夠實現業務的快速收斂,提高 HA 指標。
數據中心二層互聯設計要點
數據中心區域規模和業務處理需求的增加, 對于集群處理的應用越來越多, 集群內的服務器需要在一個二層 VLAN下。同時,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在帶來業務部署的便利性和靈活性基礎上, 虛擬機的遷移問題也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保證虛擬機承載業務的連續性,虛擬機遷移前后的 IP 地址不變,因此虛擬機的遷移范圍需要在同一個二層 VLAN 下。
大二層也是為了流通的要求
既然二層網絡規模需要擴大,那么大到什么程度合適 ?這取決于應用場景和技術選擇。
以 DWDM 網絡為例,建議利用 IRF 實現 DCI 鏈路的高 HA 和鏈路負載分擔設計方案。
服務器集群 (Cluster) ,是借助集群軟件將網絡上的多臺服務器關聯在一起,提供一致的服務,對外表現為一臺邏輯服務器。多數廠商 (HP、IBM 、微軟、 Veritas 等 )的集群軟件需要各服務器間采用二層網絡互聯。 將集群中的服務器部署于不同數據中心, 可實現跨數據中心的應用系統容災。
SAN 互聯。
在此過程中,考慮以下兩個因素,需要在數據中心間構建二層互聯網絡:
大二層需要有多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 VPLS 或是 IP 網絡環境中,由于網絡中存在大量復雜的應用,所以必須通過部署全網 QoS 來保證 DCI 互聯數據流的服務質量。流量環境越復雜,則 QoS 配置工作量越大,時延指標越難以滿足。 VPLS 網絡通常應用于企業或是行業的專用業務,流量環境相對于 IP 網絡較簡單,所以在部署 QoS 方面有一定優勢。
選擇數據中心二層互聯方案的前提要素是明確用戶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具有哪些網絡資源。網絡資源的不同直接決定了用戶將采用何種組網方案:
在 Hub-Spoke 組網環境中,核心節點是最重要的,關系到全網是否能正常運轉,是保證多數據中心 HA 的關鍵因素。如何提高核心節點的HA性能 ?一個最重要的設計理念就是在核心節點應用 IRF 技術,將兩臺設備通過 IRF 技術形成一臺設備,域名購買 directadmin購買,將核心設備故障異常的收斂時間從幾十秒降低到毫秒級, 也就是說可以將系統的 HA 性能提高將近兩個量級。 這一點對于 Hub-Spoke 組網方案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