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礎設施的優勢和挑戰
克服障礙
數據中心行業專家Jack Pouchet認為,根據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場景中使用的管理系統類型,在傳統的數據中心框架內部署可能會帶來許多好處:
•許多組織繼續使用傳統遺留系統,尤其是存儲設備,其中遷移所涉及的成本和安全性可能會超過任何預期的好處。
【中國IDC圈編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全球數十億臺無線設備和物聯網設備正在產生海量數據。Pouchet表示,到目前為止,這些數據需要一直存儲,直到其記錄保留和刪除的法律和社會方面得到妥善解決。
•與傳統的數據中心相比,更容易混合和匹配硬件供應商。
•超融合基礎設施還包括與運營管理系統、協議和審計相關的成本。
超融合基礎設施(HCI)通常是構成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的基礎。其主要區別是添加了一個包含策略驅動的自動化和管理的業務流程層。業務流程層將提供更主動的監控、自動化策略管理和自動配置,以及更有效的容量規劃。即便如此,許多企業仍然有充分的理由選擇傳統數據中心。
超融合基礎設施(HCI)將計算、網絡和存儲等部位和功能無縫集成到一個盒子,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即使位于同一個物理單元中,這些技術都可以單獨運行。這種概念使數據中心關鍵資源得以有效匯集和共享。根據其構建方式,超融合數據中心還可以結合各種其他有用的組件,例如容量優化、數據壓縮、自動分層和WAN優化,并且還可以通過軟件進行管理。
超融合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在過去幾年引起了很多企業的興趣。超融合數據中心具有降低成本的潛力,同時提供更多自動化、增強數據保護、簡化技術采購的支持,并使IT團隊的工作更加高效。
他說,“在數據中心,有一種趨勢是盡快將本地IT應用程序使用或生成的數據從緩存快速遷移到SSD硬盤。然后,根據數據量、復雜性、應用程序、業務或法律要求,遷移到現場、近場或與第三方存儲服務提供商的冷存儲設備。”
•并非所有IT資產都與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管理系統的即插即用相兼容。
“我們在全球范圍內看到數據中心占地面積和空間分配給存儲應用程序的數量增加。”Pouchet說,“企業從一開始就需要做好計劃,這可以使數據中心內的最佳冷卻區域具有熱負載平衡,以匹配通常在存儲中發現的較低負載,以及用于IT工作負載的更高密度的熱區。”
然而,盡管有這些令人信服的好處,但一些企業仍然放棄采用超融合數據中心技術而采用TierⅢ級傳統數據中心。
阻礙許多企業使用傳統數據中心的因素(如電力和冷卻成本問題)正在得到有效解決。
Pouchet說,對于數據中心而言,沒有一種通用的解決方案,然而可能會帶來一些趨勢:例如,數據存儲要求不會消失;數據隱私、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可能會增加;而數據生成將繼續加速。Pouchet說,“因此,企業需要采用讓工作和生活更輕松的系統、設計和架構。而這些數據將會在傳統的數據中心處理和保存,而不是在超融合基礎設施中。”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引入了一些用于網絡攻擊的威脅載體,具體取決于其實施方式。
如今,很多企業仍在采用傳統的數據中心而不是超融合數據中心,directadmin安裝,這種做法有時是一種更明智的選擇。
•采用超融合基礎設施涉及與實施過程相關的人力成本,以及對新硬件和軟件的投資。
Pouchet指出,數據主權和隱私法規正在創建對本地或區域數據存儲的需求,這些數據需要用于存儲的專用設施來實現,并采用最少的計算、記錄搜索和用于管理目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