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上云,已經成為企業共識。近年來,隨著云計算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業務部署到公有云上,這使得一些超大型數據中心迅速崛起。建立更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似乎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甚至有人認為,云計算時代將讓小微型數據中心陸續倒閉。
的確,與小微型數據中心相比,大型數據中心有著更高的密度、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效率,也更易于管理運維,成本優勢更加明顯,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能夠完全滿足企業所有業務的需求,也不能夠完成取代小型數據中心。
反之,隨著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涌現,特別是隨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落地,企業對于小微型數據中心的需求反倒會越來越高。因此筆者認為,小微型數據中心不但不會消亡,還將會迅速崛起,而推動小微型數據中心持續發展的,則是來自于新技術的落地應用和創新業務模式的需求。
新技術應用落地推動小微型數據中心的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伴隨著數據經濟的不斷深入,數據已經成為推動企業創新和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落地,數據總量將會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態勢。
根據Gartner研究表明,至2020年前企業將使用超過75億臺聯網設備,在推動聯網汽車、智能無人機、智能制造、智能零售等下一代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將產生大量的數據。而IDC公布的數據顯示,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擴展至163ZB,相當于2016年所產生16.1ZB數據的十倍。
為了提高業務的響應能力,減少網絡傳輸所帶來的延遲,IDC預測這些數據當中約有20%的數據將是實時數據,需要在邊緣完成計算,無需發回到網絡中心進行處理。這就意味著,傳統大型數據中心計算的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物聯網時代,企業必須要建設更多的小型或者微型數據中心,來加強邊緣計算和數據分析的能力。
除此之外,建設具備邊緣計算能力的小微型數據中心,不但能夠快速高效的收集和處理數據,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降低數據傳輸所占用的網絡帶寬。當然,由于這些小微型的數據中心大都不需要專業的運維與管理,只需要進行日常監控,因此部署更多的小微型數據中心還能夠減少企業租用云計算資源或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開支,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業務模式的變化推動小微數據中心持續崛起
除了新技術的應用落地之外,小微數據中心的持續發展,還與業務模式密不可分,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分散的業務場景中,小微數據中心的優勢更加明顯。例如在零售行業中,每個零售站點不僅要借助高性能、低延遲的數據中心提高響應能力,減少用戶購物的等待時間,云主機,還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商品的銷售情況進行計算分析,從而預測后提前備貨,以便能夠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這就需要在本地部署高性能的IT設備。
根據最近Zebra零售視覺的調查研究顯示,到2021年70%的零售商將投資物聯網項目,以改善客戶體驗,提高供應鏈的可見度,并擴大收入機會。74%的零售商將能夠實現個性化門店訪問,因為他們將知道客戶在哪里和何時訪問。77%的零售商將投資大數據來存儲和分析物聯網生成的數據。這就需要包含計算、存儲、網絡、電源保護設備以及管理軟件,甚至是冷卻設備的獨立的小型數據中心。
不僅在零售行業,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發展,教育和醫療保健等行業面臨的挑戰也迫切需要在邊緣完成數據的計算分析與處理,這就需要構建具備高性能、高靈活性和彈性的分布式小微型數據中心。
寫在最后: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新業務模式已經開始出現,傳統大型數據中心的計算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就需要企業構建小微型數據中心以提高邊緣計算的能力,來滿足業務的需求。筆者認為,隨著數字化轉型的進一步深入,未來大型數據中心的數據規模還將持續擴大,但小微型數據中心也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持續崛起,與大型數據中心相互配合,為企業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VPS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