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應用云化明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自己的公司業務轉移到云平臺之上,可能是遷到公有云,也可能是私有云,或者是混合云。
在這種情況下,完成遷云企業的數據中心會被空置出來,接下來企業一般會尋求出售自己因遷云而閑置的數據中心。
這些數據中心一般會被托管服務商(比如云服務商等)買掉,服務商買入數據中心后會將這些資源整合到自己的平臺中,然后再出售給用戶進行使用。
我們知道數據中心在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一般都會面臨或多或少的一些問題,香港免備案主機,常見的比如數據中心物理空間不足、硬件設備老化、硬件設備的效率低下、網絡的擁堵、各種安全隱患、電力緊張以及管理效率降低等問題,這些可以說是一些老舊數據中心的通病。
即使是老舊的數據中心仍然具有它的價值,云廠商提供的產品中,同類產品一般會存在多個檔次。
以云硬盤為例,底層對應的物理存儲設備可能是高性能的SSD盤、一般的SSD盤或者機械盤,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按需購買,老舊數據中心中的存儲設備可以用來部署性能相對較低的數據盤業務。
當然數據盤只是一種情況,其他的設備基本也都可以按照數據盤的思路二次利用起來。這種直接使用老舊數據中心的方式只是一種思路,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對老舊的數據數據中心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以符合當前業務得需要,這部分我們在后面的內容中還會專門描述。
從2018年的云計算市場報告我們也可以看出,云計算的市場增長仍在繼續。筆者近期注意到,根據媒體的報道,今年處于待售狀態的數據中心的數量比過去幾年中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要多,難道真的如報導所說數據中心正在消亡嗎?
被歪曲的事實
企業服務上云近年來確實是個大趨勢,云計算興起之前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數據中心,企業業務上云之后由于數據中心一般不會被長期閑置,從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情況下企業一般都會尋求出售自己的數據中心(畢竟地租、電費、維護等成本都不低),這些數據中心被售出之后一般很快都會以云資源的形式被再次使用,所以云計算的發展導致數據中心的消亡是個偽命題,畢竟云計算平臺也是強烈依賴于數據中心的。
那么問題來了,數據中心總體是在向前發展還是在逐步萎縮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看下云計算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即可,在筆者搜羅了幾個比較權威的機構的預測結果:
(1) IDC
IDC公司的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幾年全球公有云計算市場的營收將會從2018年的180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2770億美元,增長額接近1000億美元,增長率達到54%。
(2) Forrester
Forrester 公司的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幾年全球公有云計算市場的營收將從2018年的178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3230億美元,增長額為1450億美元,增長率約為81%。
(3) Gartner
Gartner 公司的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幾年全球公有云計算市場的營收將從2018年的176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2780億美元,增長額為1020億美元,增長率為58%。
毫無疑問的是全球公有云、私有云市場以及IDC托管都在以極為驚人的速度在增長,尤其是國內外知名的那些公有云大廠,比如自2010年以來,亞馬遜AWS 的云計算營收每年的復合增長率都超過60%,這種增長勢頭一直持續到2018年。
2018年的上半年亞馬遜AWS的營收同比增長約50%,總營收從2017年第3個季度的36億美元一度上升到2018年第2季度的61億美元,中間相差不到一年。
如果我們把亞馬遜AWS 2018年第2季度的營收粗略的當做2018年季度平均營收,那么AWS 2018年的總營收會達到244億美元,比2017年的總營收大約增長了100億美元。
微軟2018財年第4季度的報告顯示,公司的服務器產品和云計算產品的營收同比增長了45億美元,增長率約為21%,據分析這部分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微軟Azure 和服務器產品獲得內部產品的認可并被采用的結果,但算Azure 的營收的話增長率達到了91%。
不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以及混合云,其底層的基礎資源設備都需要部署到數據中心中,如果上文中預測成立的話云計算在未來幾年勢必會繼續保持快速的發展,因此數據中心也必須一并快速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一般都會伴隨著老舊技術的淘汰,在這一點上云計算也不例外,因此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還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設備老舊帶來的運行效率和成本效益問題以及擴展性的問題。
云計算未來幾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