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企業是從適度部署的本地IT基礎設施開始,還是使用公共云提供商的云計算服務來滿足其數據和網絡需求,最終都會達到其解決方案不再可行的地步。也許是到了企業推出新服務的能力時候了,或者是希望通過將高級分析納入業務計劃來加強大數據分析。
無論是哪種情況,任何一家企業在面臨有關擴展IT運營最佳方式的問題時,都需要決定是要建立新的內部部署數據中心,還是采用托管數據中心提供商的服務。如今的托管數據中心提供了廣泛的服務,這些服務可以為那些希望將其IT基礎設施提升到新水平的企業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有些問題必須提前想好,否則就會變成坑。
成本與效率
構建和運行私有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筆巨額投資。除了建設數據中心設施高額土地成本之外,建設數據中心每平方英尺成本可能高達200美元。但事實并非如此;一旦基本建設完成,還有其他成本因素需要考慮:例如需要安裝消防系統,除了基本的電力線纜外,還必須鋪設光纖以提供全球互聯網連接和網絡訪問。更不用說維持數據中心最佳環境所需的冷卻系統的前期成本,冷卻設施可能會消耗掉數據中心總體能源成本的40%。而在這些初始資本支出得到解決之后,企業還必須滿足配置數據中心設施運營人員和設備以及維護基礎設施的需求。
通過將服務器部署在同一地點的數據中心設施中,企業可以將這些前期資本支出轉換為更易于管理的運營支出。而采用托管數據中心服務,企業不必承受建設和管理數據中心設施的負擔,而是可以租用數據中心空間并只為所需的電源和網絡連接支付費用。托管數據中心的總體能源成本也往往較低,因為它們比典型的內部部署數據中心設施更加節能。無論是由于低效的冷卻基礎設施還是服務器利用率低下,內部部署數據中心通常會消耗大量電能,而性能卻沒有相應提高。高效節能的托管數據中心設施可以控制和降低這些成本。
冗余與可靠性
備份或減輕災難的策略對于確保企業業務連續性至關重要。無法訪問數據或關鍵任務應用程序對企業來說是一場噩夢,無論是由于設備故障、人為錯誤還是自然災害,任何形式的停機事件都會使企業損失收入、錯失機會、品牌影響力損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通過將托管數據中心用作備份解決方案,企業可以保持生命線服務和數據可用性。
對于缺乏專職運營人員和智能監控資源的數據中心而言,提供高水平正常運行時間的可靠性可能是一個重大挑戰。借助全天候的現場遠程支持,托管服務提供商可以幫助其客戶更快地解決問題,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停機時間。這些設施還能夠部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平臺,該平臺為電源和帶寬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性,使客戶可以進一步優化其部署,以確保可靠和高效的性能。
網絡連接性和可擴展性
毫無疑問,云計算服務將會繼續存在,但越來越少的企業將其整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委托給公共云提供商。由于擔心安全問題和供應商鎖定,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混合云架構并不足為奇,directadmin安裝,該架構將獨特的公共云和私有云合并到單一部署中。在內部部署的數據解決方案中構建私有云網絡似乎是最簡單、最安全的選擇,但它在網絡連接性方面造成了限制。作為混合云架構的一部分,獲得對企業的業務所依賴的公共云平臺的訪問通常是困難和昂貴的,這使得企業的業務在時機成熟時難以有效擴展。
運營商中立托管數據中心設施的互連市場提供了企業可能需要的所有混合云部署選項。通過將服務器放置在這樣的數據中心內,可以利用交叉連接來構建高度安全的混合云環境,以將企業的私有云網絡連接到其已經依賴的擴展公共平臺。這種安排使企業可以保持對資產的控制和可見性,同時確保對所需服務的安全、低延遲訪問。隨著時間的增長,企業可以調度和采用其他公共云資源,而不必升級現有硬件。
托管數據中心還可以幫助提高網絡服務的性能。速度對于當今消費者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提供數字服務還是提供內容,企業都無法承受由地理距離帶來的延遲使客戶被競爭對手所吸引。將資產并置在更靠近最終用戶的邊緣數據中心中,可以增強物聯網功能并確保更快的網絡響應。借助邊緣計算架構,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可以克服“最后一英里”連接帶來的挑戰,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安全性與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