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3年工信部發布的《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我國數據中心按照規模大小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規模大于等于10000個標準機架的超大型數據中心、規模大于等于3000個標準機架小于10000個標準機架的大型數據中心、規模小于3000個標準機架的中小型數據中心。隨著新基建政策的推進,以及5G、AI、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經濟的成熟,大型數據中心的概念是否也應該“重新定義”?
2020年12月8日-10日,以“重新定義IDC”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 2020)隆重召開,吸引了包括IDC運營服務企業、電信運營商、互聯網、金融、政府和設備廠商等產業上下游數千名從業人員參與。為了更好的展現產業全貌,大會設置了“IDCC2020大型數據中心建設論壇”分會場,眾多產業專家在論壇上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如何在數量、速度、質量、成本等方面更有效率的建設與交付大型數據中心。
論壇由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郭亮主持,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數字能源產品線總工張廣河、天津江天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IDC建設部總經理薛成林、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專家宋興宇紛紛就各自對大型數據中心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發表了精彩演講。
張廣河
張廣河在題為《下一代智能數據中心》的分享中表示,集中化的大型數據中心與海量的邊緣數據中心相結合的趨勢已經顯現。目前數據中心面臨四大痛點:建設周期長;水、電費占比高;運維成本高、效率低;安全形勢嚴峻等。下一代數據中心必然向極簡、綠色、智能和安全的方向發展。
天津江天數據科技有限公司IDC建設部總經理 薛成林
向參會者分享了《巨型數據中心園區規劃與實踐》,他以江天數據環京大數據產業天津基地的實踐為例,亞洲服務器,從數據中心巨型化趨勢下選址要素、巨型數據中心園區總規劃、電力系統、風系統規劃等角度闡述了如何更好的進行大型數據中心建設。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專家 宋興宇
宋興宇的分享則聚焦于《預制化數據中心的探索》,她表示中興在預制化數據中心領域有豐富的實踐,通過IT模塊工廠預制組裝、整體運輸、現場標準拼接的方式,可以極大提升數據中心的交付效率,滿足數據中心建設數量、速度、質量、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科智咨詢研究總監 崔博陽
崔博陽以《新基建下大型數據中心及園區市場趨勢》為主題,通過對北京、上海、廣深等三個熱點區域的觀察,以詳實的數據、縝密的分析,免備案主機,從政策、規模、分布、競爭、用戶等維度出發,全面闡述了在新基建的大環境下,中國數據中心及園區市場的發展趨勢。崔博陽表示,每年科智咨詢都會發布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東南亞相關區域報告,并且提供定制化的咨詢服務,以幫助IDC產業從業者更加全面、準確的掌握行業態勢,為制定發展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據。
在嘉賓分享結束后,論壇進入了圓桌討論環節。在主持人郭亮的組織下,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電子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范強 、萬國數據設計技術總監劉剛、鵬博士大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文東、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IDC業務總監楊威圍繞“大型數據中心新布局”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度而精彩的交流。
在本屆大會上,除了聚焦IDC產業發展的討論,數字經濟、智慧生活、工業互聯網成為了熱門話題。數字技術正在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社會,傳統的數據中心已經難以滿足數字社會的爆發式增長所需,圍繞著新使命、新場景、新形態以及新商業模式的“重新定義”,已經成為IDC產業邁向未來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