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教育、新能效實施:空調行業未來兩大方向已經明確
不論是市場產品還是行業方向,都講求一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空調行業經歷過此次新冠疫情,加上政府部門公布實施新能效標準后,行業發展方向已經是十分明確。沒有人再對節能、健康這兩大方向持有懷疑。
一個產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是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此前,空調在國內市場的40年間,基本上是以普及作為基本的發展方向,各個功能概念也都是圍繞盡快加速普及來進行。既就是不同時間節點有著不同的側重面,但是都逃脫不了這一基本規律。
不過,空調行業在近一兩年,明顯看到行業發展出現百花齊放的趨勢,主流熱點似乎并不明確。不過在經歷這次新冠疫情和新能效標準實施后,行業發展的主基調再一次明確起來。那就是節能和健康這兩大方向。
節能:必須堅守的底線硬杠杠
人類進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資源的寶貴,開始從各個方面注意到對資源的節約,以獲取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們開始注意到,居家生活的家用電器產品已經比比皆是,成為生活中耗費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重要方面。其中,隨著空調的不斷普及,空調在家用電器中耗費能源的比重也逐漸凸顯出來。
相關專家就指出,空調雖然與其他家電品比較使用頻率不高。以制冷為例,每年的使用時間不會超過5個月,但是消耗的電費超過居家所有家電品的總和。可見,空調使用所耗費的資源可觀,是踐行綠色節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因正因如此,國家早在1989年和2008年,就分別制定發布了定速房間空調和轉速可控型房間空調的第一版國家強制性能效標準。此后,又經歷了多次修訂,房間空調市場準入要求不斷提升。國家強制性的能效標準一步一個臺階往上走,意味著隨著空調技術進步,對空調節能性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這次,將原定頻房間空調能效標準與變頻房間空調能效標準進行了合并修訂,形成GB 21455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這將是“史上最嚴”的空調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按新版標準,45%的定頻和變頻空調將遭淘汰。
7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能效標準,對于空調行業企業來說,是一個最基本的,也絕對的技術門檻,是要求企業必須達到技術能力。這也就意味著,節能始終是空調行業的一個方向,并且是一個必須達到的硬性標準,絲毫不可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在今天空調概念百花齊放中,節能概念作為硬性的國家標準,是必須擺在第一位的,其余不論是智能也好,藝術也罷,都必須是建立在節能這個基本要求之上。并且節能還是一個隨著技術進步不斷優勢提升的,每一次修訂或者再發,都是標準的一次進階提升。
健康:疫情再次強化需求選擇
縱觀現代意義上的空調在中國發展的30多年間,從基本功能的制冷制熱調節溫度外,還出現過很多的附加功能,如節能環保、綠色健康、藝術裝飾、舒適舒服等等概念。圍繞這些概念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
就空調健康技術而言,也經歷了從低級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局部到全面的進化。具體技術,云服務器租用,經歷了纖維過濾技術、靜電過濾技術、吸附技術、光催化技術、負離子技術、臭氧技術、低溫等離子技術等空氣品質處理技術。都是通過技術手段來處理空氣的質量,達到用戶可以享受健康空氣的結果。
而在市場上,健康概念經歷了市場一波又一波的洗禮。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發明顯。因此,將室內空氣溫度、濕度環境控制技術,空氣潔凈控制技術和計算機調控技術三者相結合,促使舒適空調邁向健康空調,應是今后空調發展的方向。
不過,在國內空調行業的30多年間,健康概念是起起伏伏,說起來很重要,但為了市場競爭的需要,概念可以換來換去。實際上并沒有健康空調的長效機制,被市場競爭扭曲為可有可無的純概念。
就以健康和舒適來說,某些品牌為了在市場競爭上避開鋒芒,或者是不落俗套,讓對人生命更為重要的健康功能成為可有可無,而把舒適當成了用戶需求的最大痛點來大肆推崇,實際上是以市場競爭掩蓋了真實需求。
而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用殘酷的事實上了一堂健康知識課,讓人們再一次認識空氣健康地位與重要性,再一次真正把健康放在了舒適性等概念前面。如果說以往的健康概念僅僅是為了增加賣點,而現在提出的健康則是實實在在讓人們把生命健康作為有一種基本功能。那么,健康功能在用戶需求真正起來后,能不成為持久的發展方向嗎?
方向:節能健康必成行業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