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中心的高速發展,高能效的機房空調越來越受到數據中心用戶的歡迎。同時,空調系統的模塊化設計也成為業內普遍關注的課題。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模塊化數據中心?模塊化都具有哪些形態?
業內最為常見的微模塊形態
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在維諦(Vertiv,原艾默生網絡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思無界。設享V來——2018設計院專家高端論壇”上,中計測(北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院長肖建一,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紅霞,中國建筑設計院智能工程中心數據中心設計室副主任勞逸民,綠色網格(中國)理事、市場工作組副主席、data24副總裁張松,維諦(Vertiv)大中華區熱管理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嚴瀚等熱管理技術專家,圍繞數據中心模塊化的形態及其適合的場景進行了精彩的智慧碰撞。
微模塊≠模塊化
李紅霞指出,模塊化應該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可以是每一組機房做一個模塊,也可以是一間機房做一個模塊,只要數據中心的供配電和空調系統能夠標準化、快速部署,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效益,就可以歸類為模塊化。她也特別強調微模塊與模塊化存在著區別,按照顆粒度大小劃分,模塊化應有不同的層級,微模塊不等同于模塊化,而只是模塊化的一種形態。
肖建一表示,數據中心的規劃曾經提出了一個方法論,即統一規劃模塊化設計,分階段投產,循環使用。從規劃設計角度上來說,模塊化盡量用標準來設計,不能在一個建筑或者一間房子里面,設計大小不一,各種配置不一樣的模塊,而導致維護困難。在實際的建設項目中,往往采用大顆粒度,一個機房、一層樓甚至一路市電后的整體來作為一個整體模塊進行建設,這樣可以減少初投資,大幅降低TCO.
在討論中,肖建一特別強調,“微模塊只是模塊化的一個特殊形式,最大的顆粒度層級的模塊化的設計應該以一個變電站的供電能力為標準,整個鏈路實現標準化設計。而且在一個基本算法的基礎上,更重的是要能夠體現快速循環利用模塊標準的概念。”
勞逸民認為,模塊化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具備快速部署的特性,再有就是應用上的靈活性,云服務器租用,也就是不同產品方案適用不同的場景。同時,勞逸民對維諦(Vertiv)在數據中心空調系統模塊化上取得的豐富成果及完整產品線給予了很大肯定。
此外,張松、嚴瀚也分別結合各自的豐富經驗,闡述了對數據中心空調系統模塊化的理解,并在技術、產品層面提出了創新理念和獨特觀點。
要呈現最佳的顆粒度設計
應該說,專家們的討論深刻分析了數據中心空調系統模塊化的關鍵問題,揭示了數據中心模塊化所具備的重要特征,強調了模塊化數據中心根據不同的顆粒度應分為不同的層級,同時也指出了微模塊與模塊化的根本區別。
隨著云計算、虛擬化等先進技術及集中化、高密化服務器的發展,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及應用提出了高度可靠、快速部署、經濟高效的更高要求,基于全新的發展趨勢和應用需求,模塊化數據中心作為新的建設模式應需而生,并憑借明顯的優勢成為當今主流的建設思路和方法。
模塊化數據中心遠沒有想象中的這么簡單,其建設不能只有一種模式和一種標準形態,雖然在交付上相似,但是其內核是異常豐富的,絕不只是常見的模塊化UPS與列間空調的簡單疊加。模塊化數據中心應該靈活匹配不同行業客戶對數據中心建設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規模和顆粒度大小,站群服務器,滿足客戶對不同場景、不同條件的數據中心建設需要。就此而言,模塊化數據中心應該按照顆粒度分類,而根據不同的顆粒度采用多樣化的形態正是模塊化數據中心的真諦。
以下為幾種不同顆粒度等級的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應用場景及形式:
低顆粒度微模塊式模塊化數據中心 采用列間空調+模塊化UPS+電池入列/出列
微模塊式模塊化數據中心應用場景:適合單個機房內分散擴容
大顆粒度微模塊式模塊化數據中心冷通道封閉或不封閉,集中供電制冷,房間級間空調,外置集中供電
大顆粒度微模塊式模塊化數據中心應用場景:適合模塊級/機房級的分散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