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博會分論壇“安全與節能”數據中心建設國際論壇在貴陽召開,論壇邀請了美國、日本和國內的專家及企業在數據中心冷卻機理、標準、高效能節能設備,優質解決方案,冷卻系統安全節能設計等方面開展討論,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和安全節能數據中心建設提供建議。
制冷一直是伴隨社會發展的學科,是為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保駕護航的行業,冷鏈實現了時空跨越,空調使世界四季如春,而數據中心的冷卻對制冷行業又提出了新的挑戰。數據中心冷卻技術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陶文銓教授認為,馬來西亞主機 日本服務器,對數據中心冷卻問題的分析可分為兩大方式,第一是冷卻介質對IT器械的冷卻;第二是冷卻對本身的冷卻,即制冷系統。從第一種冷卻方式出發,他分析指出,數據中心有很多機柜,每一個機柜的荷載量很容易簡化,但是機柜還跟周圍空氣流通有關系,需保證進出進量的空氣量一致。此外,簡化服務器。“服務器里面有很多電路板,結構又不一樣。我們工作室計劃把服務器用簡單的方式模擬出來。”陶文銓說,有了這個條件,做數據中心印制板可模擬出最惡劣的條件,找到溫度最高的芯片,最終通過其他冷卻介質做到對IT器械的冷卻。
“數據中心冷卻,要了解溫度區間,了解直接在數據中心冷通道測出來的溫度。”ASHRAETC9.9(美國采暖制冷空調工程師技術委員會9.9)副主席DustinWilliamDemetriou說,很多人根據空調返回溫度來測算是并不準確的。他認為,這正是行業缺乏公共認知所致。ASHRAE是一家致力于為采暖制冷與空調行業提供業界發展的指南和技術幫助的機構。Demetriou表示,ASHRAE針對數據中心后續運營免費制定方案,并把方案拓展成出版的白皮書。他說,未來ASHRAE刊物的重點可能正是存儲和IT方面,用公共知識服務大眾。
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技術中心本部冷卻封裝技術首席專家魏杰博士則認為,現有的技術并不是不能做到數據中心的冷卻,而是需要將技術與“安全與節能”的想法結合,從而到達最好的效果,提高體積效率和成本效率。
未來哪些冷卻技術具有實際應用的效果?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總工程師李紅霞從系統設計角度進行了分析。她表示,東莞電信服務器 河南電信服務器,“從數據中心空調來說,末端散熱技術其實是隨著服務器功耗變化而變化的,需要關注;此外,空調的自動控制系統是薄弱環節,未來空調專業跟自控專業如何結合起來,值得完善。”
湖南大學教授張泉這幾年實地考察和測試了很多正在運行中的數據中心,掌握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他認為,能耗并沒有固定模式。作為學者,他將繼續研究換熱機理,同時建議數據中心發展一定要多學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