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許多企業組織機構中,超融合似乎僅僅只是被視為業界的又一項流行術語。然而,事實上,已然有相關一部分的企業組織機構通過利用這種數據中心架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論企業所屬的具體行業是什么,每一種新模式所必須面對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克服市場已然形成的普遍意識和誤解的挑戰。
歷史上,始終會有一些人在接觸到新的想法與理念時充滿了敵意,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個體(以及由這些個人所構成的企業組織機構)往往都樂于接受新的想法和理念——特別是當接受這些新的想法和理念有潛在的可能能夠有助于幫助他們更好的開展業務的時候。但問題在于:他們往往缺乏關于就這些新的想法和理念做出明智決定的信息和教育。
在本文中,我們將幫助廣大讀者朋友們了解到有關超融合基礎設施的相關基礎知識;及其如何適應現代數據中心的有價值的信息。與此同時,您還將了解到目前關于超融合基礎設施市場中最常見的一些誤解的真相。
掌握了這些信息,相信將有助于您企業的數據中心能夠開發出一套超融合基礎設施范例的信息視圖,并開始了解到其在企業組織中的適用范圍。
最大的誤解
或許,在數據中心和信息技術市場中所存在的關于超融合基礎設施的最具破壞性和誤導性的觀念可能是,它只適合于利基使用案例或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組織。
在本文中,我們將假設隨著支持企業數據中心架構的技術已經成熟,超級融合的基礎設施將能夠適用于除了最專業和獨特的數據中心之外的所有案例情況。對于大多數用例來說,超級融合基礎設施在當前的成熟狀態是數據中心架構的可行選擇。
到底什么是超級融合的基礎設施?
超融合作為一種技術目前正處于“大火的流行階段”,就如同幾年前大火的“云計算”一樣。人人都想了解它,供應商們會不斷問你企業是否在考慮部署。與云計算一樣,盡管這一流行術語目前相當含糊,我們仍然有必要對其進行定義。在有關于HCI(超融合基礎設施)的對話討論中,吉隆坡服務器 大馬伺服器,往往存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超融合”到底是什么意思?
核心定義
其核心在于,超融合基礎設施所追求的是簡單性和效率。每家不同的供應商的超級融合平臺都會略有不同,但最終的目標總是相同的:整合目前不同的資源和平臺,圍繞生成的系統包裝管理層,并使其簡單化。那么,所整合的不同的資源到底是什么呢,HCI供應廠商們又將如何簡單化呢?
讓我們不妨來考慮一下過去幾年的企業數據中心吧,或者干脆以您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為例。其包含了“計算”(通常為x86服務器平臺)和一個或多個單片存儲陣列所組成的集群。有一個重復數據刪除的備份設備、一款備份軟件、一個復制平臺和幾款WAN加速器。另一方面,超融合基礎設施利用了直接連接存儲(DAS)的返回。其使用軟件將不同的平臺(計算,存儲,備份,多站點聯合等)組合到一個平臺中。
關于超融合基礎設施的誤解
關于超融合基礎設施所存在的一個常見的誤解是,“超融合”意味著服務器和存儲在同一個框架中。存儲池是SDS(軟件定義的存儲)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超融合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HCI旨在將盡可能多的平臺整合到一起,存儲只是其中之一。
一旦這些一次性的不同系統由超融合平臺所有,它們可以從所有其他系統相同的管理界面訪問。不同的供應商在這方面所做的會有所不同;其可能是專用的用戶界面,也可能是現有界面的插件。無論其基礎如何,最終目標是從一個管理界面管理所有內容(包括計算,存儲,備份,復制,快照)。這為管理人員們在現代數據中心提供了他們所迫切需要的簡單性。
怎樣的應用程序適合于超融合?
在企業IT業界,“高性能”一直是“復雜性”的代名詞。故而企業組織必須容忍一定程度的復雜性才能獲得最高性能的解決方案。由于假設了高性能的解決方案必須復雜,由此產生了一個固有的思維定勢:即一款簡單的解決方案必然是低性能的。
超融合通過既簡單又復雜的方式來抵制業界一貫的復雜性和性能的概念,但仍然帶來了良好的性能表現。使超級融合解決方案在引擎下工作的軟件實際上是相當復雜的。涉及到大量的工作和知識產權使解決方案盡可能高效。然而,從產品的消費者中抽取這種復雜性是具有相當或更高比例的要求的。實際上這意味著,它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易于管理,可以在性能方面比肩復雜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