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數據中心市場與空間正在經歷一個快速變化的時期。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繼續在市場上蓬勃發展,邊緣計算正在從概念轉變為現實,托管數據中心吸引力不斷增強,而很多組織管理人員對托管數據中心更感興趣。
數據中心行業的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技術發展。數據中心技術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這導致組織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退役和淘汰的速度比以往更快。組織的人事變動和數據立法的更新和變化也是加快淘汰數據中心的一部分因素。
當然,所有這些變化都發生在整個數據中心生命周期中,但最終每個數據中心都必須從底層重新設計,但這個過程代價十分高昂。
幸運的是,數據中心運營商可以利用各種技術來延長數據中心的使用壽命,優化其關鍵任務,并實時更新和增加最新的硬件。
很多企業采用的措施之一是在滿足業務需求的情況下整合自己的數據中心,將會淘汰一些數據中心,免備案主機,并整合其數據中心的承載商業軟件的硬件平臺。
整合現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對組織來說是一件大事。根據調查機構的報告,美國62%的數據中心一直都在進行整合工作。
但是,組織和數據中心運營商在數據中心合并過程中如何繼續提供業務的處理能力?組織將如何保持項目按時/按預算運行,并確保最終結果高效,還要與業務需求保持一致?在數據中心整合過程中組織需要認真考慮。
在數據中心整合過程中組織要考慮什么因素
如果實施措施正確,組織進行數據中心整合可以減少運營支出,提高能源效率、安全性和合規性,同時也不需要購買額外的數據中心空間。
另外,對于希望將其大部分數據遷移到托管服務提供商的組織來說,這通常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同時保留內部部署或專有數據中心的數據。
數據中心的整合過程可能是非常復雜的,組織需要考慮硬件、空間和冷卻需求等硬件的配置,更不用說對故障的適應性。
此外,在產能規劃方面,時間就是金錢,組織管理者往往要求在一定的時限內必須完成,但問題是,采用容量規劃分散的方法常通常會導致數據中心容量顯著減少。
加快正確決策
毋庸置疑,數據中心運營商在數據中心整合以及業務遷移的過程中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希望高效地進行整合,并具有預期的最終結果。
但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組織面臨的最大的挑戰,通過反復試驗的代價非常昂貴,更不要說不切實際的措施。
而數據中心運營商可以在工程仿真中受益。仿真技術在其他行業中經常使用,對于希望在構建產品或實施工程變化時準確預測結果的組織來說,這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以航空工業為例,大量的渲染、3D建模和仿真只是飛機開發和創建過程的一部分,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因為誤差很小,而且在數據中心的初始開發或者實際整合中采用這種仿真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組織需要通過利用工程仿真支持的數據中心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具體來說,數據中心、電力系統仿真(PSS)、計算流體動力學(CFD)采用三維建模技術可以預測冷卻效果。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在安全柜中測試其整合計劃,在離線操作環境下看到任何潛在變化的結果,而不用擔心產生負面后果。
由于技術敏捷性近年來與業務增長有著內在聯系,因此組織需要確保了解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任何變更,這就是工程仿真成為關鍵差異化因素的原因,這將允許數據中心運營商更好地完成他們的整合計劃,實現按時交付、預算和期望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