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中央關于"康健2030籌劃綱領、國度大數據計謀、'互聯網+'動作打算"的目的,落實國度衛生計生委、工信部關于實施"互聯網+康健醫療"處事的事情要求,努力推進我國慢性病防治信息化事情歷程,3月29日"2017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在北京國際集會會議中謹慎召開。會上,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吳凡以《信息化助推慢性病打點》為主題做了出色的分享。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 吳凡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吳凡:列位同道各人下午好,很是感激大會邀請我來跟各人分享上海的一些詳細的做法。本日我站在這兒,以往講到慢病的時候大部門都是講慢病如何重要,怎么去防控?我想本日因為是個命題作文,大會出格但愿我講一講上海在信息化怎么操作信息支撐這一塊更好的推進慢病的防控,來舉辦康健打點。
我們都知道,照舊要說一說這兩張片子只是匯報各人一下我們此刻慢病已經成為主要的民眾衛生問題,不只是在一些發家地域,并且在農村地域也已經成為危害人群康健的主要的民眾衛生問題。
慢病不只僅是醫療衛生系統面對的龐大挑戰,同時對我們的社保系統,資源的分派、恒久的照護以及疾病承擔,人口的康健和此后社會經濟的成長都帶來了龐大的問題。
上海也不破例,上海在上世紀70年月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的社會,陪伴著慢病疾病的快速的上升。這里給各人展示的是2007年到今朝歷次我們做的慢病觀測的數據,各人可以看到無論是糖尿病的抱病率照舊高血壓的抱病率都在快速上升。
慢病的發明與打點,今朝預計全上海或許高血壓6百余萬人,糖尿病有230多萬,可是我們社區舉辦的打點工具,今朝只打點了200多萬,高血壓和68萬的糖尿病人口。并且即即是在各人認為受文化水平較量高的上海地域,疾病的知曉率,高血壓低于60%,糖尿病低于70%,盡量這兩個數字各人看起來已經相當不錯了,可是對付我們整個的慢病防控來說照舊太低,社區發明仍然以暮年工錢主,40幾歲呈現慢病的人沒有獲得發明和實時的治療。最右邊的圖給我們帶來的信息并不是很正面的,有點負面。上海固然打點的那么多人,可是結果應該比不打點的人結果應該好。可是很遺憾我們從社區糖尿病打點的比擬來看,社區打點的工具和非打點工具節制結果險些沒有不同,這樣問題就來了,畢竟這個社區打點只是掛號了一下,照舊名義上的打點,照舊實質的打點,為什么沒有不同,我們社區打點的痛點到底在那邊?
本日命題作文引出社區打點的痛點在那邊,能不能用信息技能辦理這些痛點,輔佐社區的醫生和事戀人員節制這個。第一個痛點就是社區的抱病人群復雜,早上已經講了我們已經有了簽約,社區醫生此刻是不足的,他簽約的人均往往是以萬計,一個醫生一個團隊怎么去打點這么復雜的人群,第一個年數的痛點人太多,記不住,信息量龐大;第二個是病人發明太堅苦,這是一個動態打點的進程,每小我私家臉上都沒有帖著標簽,說誰就是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問題怎么早發明,在早期疾病的進程傍邊很隱匿,不容易被發明,第二個痛點很難發明;第三個是性化的過問缺乏抓手,盡量慢病是一小我私家群防控的問題,可是又面對一個本性化過問的問題,人和人紛歧樣,遺傳配景紛歧樣,糊口方法紛歧樣,他的行為方法,包羅他面對的一些情況的特點也紛歧樣。怎么可以或許有效的舉辦本性化過問,這是痛點三;第四個是社區今朝的打點結果不佳,我們傳統的看病、服藥,可是仍然面對依從性太差,因為你本性化的水平不高,針對性較量差,非處方的過問,膳食的,舉動的,病人的依從性很差,結果也不佳。面對這些痛點我們能不能用本日的信息技能加以辦理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跟各人交接一下上海今朝信息化做了什么?因為這是領略的基本,你領略上海已經這么做了,才氣知道我們后邊可以做什么。
今朝我們上海整個的支撐民眾衛生信息系統,我們是設計了一個,我們在2008,2009年的時候做了一個疾控中心的信息資源籌劃,這個計分別成了5個方面:一是整個資源籌劃做完了今后,知道整個疾控我們收羅的信息那邊來,都有哪些種別綱舉目張;二是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成立尺度,早上也說了許多,各人不能互聯互通,是因為各人都沒有講普通話,上海人講上海話,廣東人講廣東話就對不到一塊去了,就是一個比喻。如何讓各人,我們在上海地域以致全國民眾衛生我們講普通話,各人用統一的尺度,醫院也用這個尺度執行,才氣實現最根基的互聯互通;三是我們做的就是平臺的構建,網絡平臺的構建,這個平臺的構建,相當于一個信息的高速公路,怎么把這個高速公路接到村村通,這是平臺要做的工作;四是我們開拓了差異的業務系統,相當于在這個高速公路上跑的車,拉的是我們的業務數據;五是所有這些業務數據綜合到一塊兒之后需要一個綜合的打點應用,這里邊既包括的業務的應用,也包括了打點的應用。所以做了這個工作之后我們就可以做到綱舉目張,治本而莫自從,我們可以或許起到這個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