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路透社發出消息稱,中國聯通計劃籌資102億美元(約700億人民幣)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均通過購買A股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了參投,BAT之一的百度最終退出本次注資。
23日早盤,中國聯通在港股價盤前上漲3.5%.
不料,今日一早,多家媒體記者向聯通官方求證消息是否屬實,聯通方面卻予以了否認,稱此為不實報道。
只是今年4月份,聯通就曾發布公告,東京主機 日本代理服務器,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但具體的實施方案涉及多個政府主管部門的事前審批程序,還存在不確定性。香港媒體跟進報道說,其計劃通過發行A股至少融資300億元人民幣,擬引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其他國企作為股東,該計劃可能在6-7月份敲定。
這也就意味著,路透社昨日的報道并非空穴來風,早有跡可循。BAT三家參投的矛頭早露,只是不知百度緣何退出。
去年9月底,國家發改委提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聯通集團等一批中央企業被納入第一批改革試點,由此開啟了混改之路。也就是說,此次BAT是否牽扯進聯通的改革之路待進一步考證,但聯通改制確實早已開始。
今年五月份,中國聯通在深圳召開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韓國云服務器 美國云主機,混改成為會議焦點之一。董事長王曉初表示,聯通改革正在進行中,因為牽涉的部門很多,需要與十余個部委溝通,難度不小。
王曉初打響的改革第一槍,是在去年8月底,將聯通興業并入聯通華盛。興業主要負責通信/電信運營、網絡設備、增值服務等業務,是聯通旗下全資子公司,而華盛負責定制終端及業務采購、銷售與服務。這次將興業整體并入華盛,被解讀為壓縮管理層的臃腫,優化層級結構。
去年12月,在北京召開2017年中國聯通工作會議上,王曉初則又強調了加快市場化機制的建立。他稱:進一步簡政放權,這符合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瘦身健體”的工作要求,可以進一步增加企業活力。“換句話說,就是讓市場來決定資本和資金,讓傳統國企也進行市場化運作。
王曉初的“市場化”首先想到的就是BAT三巨頭。16年,聯通4.0眾籌大會開幕,在大會之前,王曉初將馬化騰和李彥宏邀請到一起,舉辦了一場高峰論壇,時間剛好是在聯通開啟改革之路后不久。
會上,王曉初談到為什么邀請其余二位,他稱:“合作,1+1>2,大家通過合作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業務,創造更多商業模式,同時降低成本。”
合作早就開始。2016年3月,中國聯通和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年11月,中國聯通與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聯通混改之路中,BAT以合作的形式已經參與其中。
身為一家體格龐大的傳統央企,向精簡的市場化運作公司轉變,并非易事,王曉初的改革決心有目共睹,只是注定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