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職工股票期權的行權標準存在瑕疵,其關鍵問題不是3.79元的超低行權價格,而是以主營業務增長率、利潤總額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來衡量職工的行權資格,同時還要考核員工的個人利潤貢獻標準,這其中很容易引發道德風險。
先看總指標的三項,聯通規定:相比于2017年,2018-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得低于4.4%、11.7%、20.9%(2016年為2.2%),且不低于行業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平均水平;利潤總額增長率不低于65.4%、224.8%、378.2%(2016年為-95.8%),且不得低于同行業75分位水平;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于2%、3.9%、5.4%(2016年為0.2%)。
那么問題來了,實現這個指標究竟難不難。其中關鍵字眼是相比2017年,即只要聯通2017年的三項指標做得足夠難看,那么就能大幅降低職工股行權的難度,其中的細節不用多說,投資者可以很容易做出判斷。
即使2017年度的數據和2016年相比正常發揮,鄭州電信服務器 服務器托管,那么想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的數據高增長也并非難事,只要聯通公司在適當的時間大規模搞預存話費的營銷活動,就可以將未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提前兌現,凈利潤方面也并不是很難,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聯通可以募集600多億元新增資金,未來還可以繼續增加股本,只要股本足夠大,再用閑置資金歸還銀行貸款就能降低財務費用,多出的錢還可以購買理財產品增加收入,這樣就有可能大幅提升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提高了,凈資產收益率自然也能提升,即使按照最高要求的5.4%計算,也不是很高的水平,前兩項做好了,凈資產收益率水到渠成。
其實,聯通或許不用這么麻煩來做數據,眼下有兩件大事,就能幫助聯通實現目標,一是國家提出的提速降費,二是5G網絡的建設。通過提速降費,聯通可以大打價格戰,本欄已經接到自稱聯通工作人員的推銷電話,每月199元,電話隨便打,流量隨便用,還給3連號或者AABB的靚號,著實很誘人,這很可能就是價格戰的開始。同時5G的建設可以給聯通不斷增資擴股提供理由。
通過價格戰,可以迅速提升聯通的利潤總額和主營業務收入水平,通過減少信貸,就可以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同時還能拉低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水平,故職工股權激勵的行權并不難實現。
還有一點很耐人尋味,就是員工個人的利潤貢獻,除了營銷部門的員工外,其他技術崗位、行政崗位,以及人力資源崗位的員工,如何衡量個人利潤貢獻?這可能又會成為聯通內部領導脅迫下級員工的有力武器:三項指標都合格了,哪個員工愿意因為自己個人利潤貢獻不達標而拿不到廉價股票認購資格?于是只好對上級領導言聽計從,甚至做出違背自己本意的事情。
其實國際資本市場早就有非常可行的股權激勵方案,聯通現在的股價在9元附近,例如直接指定12元的行權價格,每個員工設定一個股數,沒有其他限制,東京主機 日本代理服務器,只要股價漲了,員工就能行權獲利,否則就是廢紙,而投資者其實最看重的也是股價,利潤總額高低對投資者的影響都是間接的,只有股價是直接的。反向思考一下,聯通把自己快速揣胖,各項指標都達標了,但是股價上不去,員工獲利,投資者虧損,這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股權激勵計劃。